“五一”假期,广州推出出入境、户政、车管“不打烊”便民服务新举措。在出入境方面,假期正常办理护照、签证等业务,让市民出行无忧。户政业务也不停歇,满足群众办理户口、身份证等需求。车管业务同样提供服务,方便车主办理年检、上牌等事宜。这些举措极大地便利了市民生活,避免因假期而耽误重要事务办理,彰显了广州对市民的贴心关怀,提升了城市服务水平,为“五一”假期增添了便利色彩。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焕坤 通讯员 穗政数宣
《广州市政务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5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24条,对政务服务事项管理、政务服务便利化措施、政务服务数字化发展等作了新的规范。4月29日,记者走访广州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厅、产业园区及企业,了解《条例》实施后将为市民办事带来的新便利。
线上线下节假日“不打烊”
广州全市共有3298个政务服务场所,组建了“1+2+36+11”服务网络,即在1个市政务中心、11个区政务中心基础上,设立市政务中心琶洲分中心、白云民营科技园分中心2个企业园区分中心,并成立空港、公积金、医保、司法(法援、公证)、公安(出入境、车管所)、不动产、人社等36个市级部门专业大厅,满足各类型各地区企业群众的办事需求。
有了完善的政务服务体系保障,《条例》聚焦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规定相关单位通过周末、节假日错时服务等方式提供急事急办服务渠道,并最大限度压缩办理时间。
“除了穗好办、网上服务、政务服务自助机等线上‘不打烊’服务外,根据服务对象实际需要,广州市、区政务服务综合大厅在办件量大、办事频次高且紧密关系民生的领域提供了工作日延时服务,出入境、车管、户政、不动产、税务等5类高频、热点业务,部门均推出了周末节假日错时服务。”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以下简称“市政务和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条例》的施行正逢“五一”小长假。记者了解到,5月1日劳动节当天,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开放,提供急事急办服务;岑村车管总所综合服务大厅正常对外办公,主要受理补换领牌证、核发车辆临时号牌、免检标志,以及变更驾驶人和车辆信息(非车辆查验类)等车驾管综合类高频业务。5月3日,广州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厅将受理内地居民、港澳台居民和华侨出入境证件等急事急办事项(包含因奔丧、探望危重病人需要立即出国出境、出境处理突发性事件等11类情形)。
广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四级高级警长郭伟宏表示,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厅此前已推出延时服务和“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全力满足群众办证需求,获得广泛肯定。“《条例》让延时服务、‘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急事急办服务等举措更细化,体现把民生需求放在首位。”郭伟宏说。
首次对“高效办成一件事”办理时限立法
在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广州民营科技园分中心,林先生拿着崭新的营业执照和“惠企大礼包”,喜上眉梢。“我昨天下午4点多在线上提交完材料,今天上午就通知我过来领营业执照了,比我去年办企业快了足足一天,给我们省了很多时间。”林先生说。
从企业的“切身体验”到政策的“顶层设计”,《条例》将带来更多改变。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广州民营科技园分中心负责人匡艳燕介绍,该中心依托“绿色通道”专窗提供免预约、优先办、提速审批、专人跟进服务,截至今年4月,已有2787家企业在库享受提速政务服务。“《条例》施行后,我们将把帮办代办服务延伸到区内其他园区,设立‘办不成事’专窗,推行急事急办,优化错时延时服务,探索在周末、节假日开设应急服务通道,协同相关部门最大限度压缩审批时间,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匡艳燕说。
此外,《条例》聚集“高效办成一件事”,明确关联事项实现一次申报、一窗受理、并联审批、一窗出证,并在全国首次对“高效办成一件事”办理时限进行立法,规定涉及并行审批的“一件事”,不得超过单个事项的最长时限。市政务和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即将推出汽车平行出口、机场综保区通关、医疗资质打包办理等涉企服务包,以及充电桩报装、人才引进、生育保险申领等高频个人“一件事”场景。
惠企政策精准直达
记者从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获悉,接下来,广州将全面推动《条例》落地见效。一方面,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企业服务机制。依托“穗@i企”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编制“21+8”重点产业政策服务清单,推动“部门政策库”向“产业(园区)政策服务包”跃升,强化“政策智算器”推广和运营,实现惠企政策精准供给、集中发布、便捷兑现。
另一方面,在实现基于DeepSeek的人工智能政务应用一体化赋能升级基础上,优化完善AI智能导办模型,打造智能申报、智能审批、智能咨询、智能出件等应用场景,提升办事体验。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培育数字经济、科技服务、文旅会展、银发经济等广州特色产业链“一件事”,谋划小切口、获得感强的“一件事”。
此外,建立2000家企业的重点企业库,设立企业数字化专属服务空间,提供政策解读、帮办代办、诉求直达等服务。持续丰富平台服务内容与应用场景,推进人力资源、金融服务、涉企法律服务、供求服务等专区功能建设,满足企业用户多样化需求。
《广州市政务服务条例》亮点一览
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应当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受理、协调解决复杂、疑难问题。
政务服务场所应当开辟绿色通道,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陪同办理、帮办代办、优先办理等服务。
政务服务管理部门应当完善政务服务预约制度,提供24小时线上预约服务,同时保留政务服务场所现场取号服务。政务服务场所应当根据服务对象实际需要提供工作日延时服务。
提供政务服务的相关单位应当根据服务对象急需办理事项提供急事急办服务渠道。
政务服务场所应当通过政务服务平台等即时提供排队办理进度情况,供申请人查看、预判,以减少现场等候时间。
政务服务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提供政务服务的相关单位,将关联性强、需求量大、办理频率高、办理时间相对集中的多个事项集成办理,明确牵头部门、配合部门及其各自职责,并编制关联事项清单。关联事项牵头部门应当会同配合部门构建、优化业务办理流程,制定、公布操作规程和办事指南,实现一次申报、一窗受理、并联审批、一窗出证,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
提供政务服务的相关单位应当依托全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或者各级政务服务场所,通过全程网办、异地委托或者授权办理、接件后转至业务属地窗口办理、利用远程技术异地办理等方式,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市通办、跨域通办、跨境通办。
政务服务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在企业集中的产业园区等设立政务服务窗口,提供企业开办、项目建设、人才服务等政策咨询,加强项目全流程帮办代办。
行政机关及其他提供政务服务的单位应当将政策兑现事项纳入全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统一办理,通过数据共享、政务大模型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支撑,匹配符合政策条件的主体,实现优惠政策免予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