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见国宝:梅州大埔客家乡愁与泰安楼
创始人
2025-04-26 11:07:25
0

乡见国宝|梅州大埔:客家人的乡愁,让泰安楼成了国家级文物!

在梅州大埔,泰安楼承载着客家人的深厚乡愁。它宛如一座历史的丰碑,见证着客家人的迁徙与坚守。这座楼式建筑,融合了独特的客家文化元素,是客家人智慧的结晶。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布局,彰显着客家人对家园的热爱与执着。如今,泰安楼成为国家级文物,不仅是对其历史价值的认可,更是客家人乡愁的寄托。它让远离故土的客家人有了心灵的慰藉,也让更多人了解到客家人的坚韧与情怀,成为传承和弘扬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梅州,作为历史上客家民系的最终形成地和聚居地之一,坐拥2万多座客家民居,土围楼、圆寨、走马楼、四角楼……仅一个大埔县就拥有23个中国传统村落,超3千座传统民居建筑。

位于大埔县湖寮镇龙岗村的泰安楼,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为蓝氏二十世祖蓝少垣所建,是广东最大的方形石楼之一。2019年10月,泰安楼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随着“百千万工程”纵深推进,这座石楼人气更胜于前。住在这里的蓝氏后人依旧在热情地招呼访客,将这座楼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

传统:衣锦还乡,筑楼传家

推开泰安楼的厚重木门之前,游客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在门楼底下驻足。这有一座镶嵌在墙上的牌楼,门额上书“泰安楼”三字。

“泰安”取意“国泰民安”,“据说,古时族中没人有功名通常不能建门楼,蓝氏先祖蓝少垣便想了个方法,将门楼嵌在墙里,可见这位‘创一代’的头脑有多灵光。”泰安楼景区相关负责人刘凤珍向游客介绍着这座门楼。

261年前,蓝氏先祖在上海、漳州等地做生意发家,衣锦还乡后决定为族人建立一座永世恒昌的坚固楼房。这是刻进客家人基因里的传统:在外获得功名或财富后,定要回到家乡修建属于自己的房屋,并代代相传。

走进屋内,三层方形楼房组成“回”字形,四周向内设前走廊。位于“回”字正中央的是祭祀用的祠堂,堂内横匾上书“祖功宗德”,陈列着蓝氏先祖神主牌。

泰安楼建好后,蓝氏族人还在楼的两侧各设一座书斋,供后人读书求学。记者发现,张贴在楼里的“泰安楼理事会章程”中,专门设立了“老人金”“奖学金”等公益金,勉励蓝氏子弟弘扬孝道,勤学苦读。

“最多的时候这里住着50多户人,现在还剩下3户。”一位在屋外淘米做饭的蓝氏后人告诉记者,族人大多搬到了镇上或在外地置业安家。然而不论身在何处,每逢“七月半”中元节、中秋、春节等重大节日,天南海北的蓝氏族人都会回到泰安楼,在祠堂举办盛大的祭祀活动。

2023年11月3日,参加完第六届世界客商大会开幕仪式后,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信德集团董事长何超琼,曾特意赶到泰安楼寻根。泰安楼是何超琼母亲蓝琼缨的祖屋,她的外祖父蓝建仪、曾外祖父蓝荫南在此出生、长大。她当时在楼内右侧的水井里打了一桶井水。这口井养育着世代蓝氏族人,也提醒着后人“吃水不忘挖井人”。

独特:“方形城堡”功能齐全

远远看去,泰安楼外立面近似四方形,三层方形楼房环抱主体平房,形成“楼中有屋、屋外有楼”的格局。建筑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风格独特。

沿楼梯上二楼,木质台阶发出轻微的“吱呀”声响。细看,阶梯衔接处的榫卯结构看似简单,却能承载千斤之力,历经百年仍旧结实牢固。站在高处,一间间并排的低矮房间尽收眼底,房檐下的红灯笼为这座青灰色的石楼增添一抹亮色。

“泰安楼看似方形,但在里面看,四个角并不尖锐,而是圆弧形的,寓意着天圆地方。”刘凤珍介绍。客家居民在建造时多遵循这一思想,半圆形的池塘、半圆形的围屋,还有屋内方形的横屋、天井。

泰安楼的“方圆”还有另一层含义,刘凤珍说:“听楼里的老人们说,是他们的先祖蓝少垣希望后人为人处世要懂得‘方圆之道’,既可以做到八面玲珑,又不丢失自己的棱角。”

泰安楼低层用鹅卵石砌筑,三楼却以青砖砌筑,正中央的房间还开有唯一的方形窗户,专设“枪眼”,以观察外界情况。后来,为改善通风和光照条件,蓝氏族人才在每层楼都新开了一排方形窗户,让游客可透过这些窗户俯瞰大埔县城风光。

泰安楼的高防御性还体现在唯一的大门上,门板上镶有铁皮,顶部有蓄水池,供灭火之用。“抬头看,门楼上有一排小孔,万一发生了火灾,顶部蓄水池的水就可以通过小孔流下来灭火;如果有土匪来袭,可以从上面倒开水,这是先人的建筑智慧。”刘凤珍说。

修复:“百千万工程”照亮文化地标

然而,再坚固的“城堡”也难免遭受岁月侵蚀。

2004年-2005年,大埔县人民政府和省文化和旅游厅共拨款180多万元,对楼内天顶瓦面、飘檐等按原貌进行修缮,完成泰安楼文物本体的修复工程;

2022年6月,泰安楼左侧一楼外立柱移位,相关文保部门立刻开展文物抢修加固工作,在“修旧如旧”的原则上,让泰安楼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把木石书写的记忆照亮、重现、定格。

“2017年8月,大埔县文广体局聘请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泰安楼保护规划》,由省级专家评审并已公布。未来,我们将围绕系统性保护规划,进一步保护泰安楼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大埔县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说。

如今,泰安楼二楼的古朴房间摇身一变成为客家民居建筑历史文化展厅、大埔客家家风家训馆以及明清消防历史文化馆。同时,泰安楼附属建筑也以客家民俗文化展览馆的身份出现在游客面前。游客们通过不同类型的客家民居模型,还了解到“原来客家围屋也分好几种”。

近年来,大埔县奋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加快建设泰安楼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园。该产业园于2015年1月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计划打造成“一园三城”,即文化旅游产业园、水城、绿城和花城,建设客家风情文化休闲街、客家美食府等数十个景点。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了客家风情文化休闲街风情、大埔文化小吃城、游客服务中心等建设,全面对外开放。

2018年9月,泰安楼作为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梅州分会场,迎来了花环龙、醒狮竞相欢舞。来自各地的游客现场体验笋粄、印粄等客家美食制作,感受客家独特风味。

2023年8月,大埔县“文艺轻骑兵”惠民演出走进泰安楼,为当地民众和游客带来广东汉剧、汉乐等展演,实现了岭南曲艺传播与传统建筑活化的有机融合。

大埔泰安楼,这位两百多岁的“客家长老”,接过新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正逐步完成从安居堡垒到文化地标的角色蜕变。


文|梁善茵 危健峰 何文涛

图|何文涛(除署名外)

视频|何文涛 梁善茵

包装设计|余梓涛


总策划|任天阳

总统筹|林海利

策划|邓琼 陈桥生

统筹|朱绍杰

相关内容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 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盛大开幕。这一盛会汇聚了全球顶尖的人...
2025-07-27 12:20:34
民生政策落地:南宁长护险从...
民生政策落地有声|从“老有所护”到“护而向优”——南宁长护险试点观...
2025-07-27 11:22:56
职业技能培训:激发就业新活...
职业技能培训是激发就业新活力的重要举措。通过培训,劳动者能掌握实用...
2025-07-27 11:22:04
以下是一篇改写后的内容,你...
在抗日的烽火岁月中,“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有着无数英雄的身影。李白...
2025-07-27 11:20:31
第二届中拉人权圆桌会于巴西...
第二届中拉人权圆桌会在巴西圣保罗成功举办。此次会议汇聚了中拉双方代...
2025-07-27 10:20:34
广东高温持续,今起谨防“下...
广东高温持续,今起需防“下开水”。近日,广东多地持续高温,热浪袭人...
2025-07-27 10:20:28
以下是一篇改写后的内容,你...
在抗日的烽火岁月中,“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有着无数英雄的身影。李白...
2025-07-27 10:19:45
牙周炎患者易患类风湿关节炎...
牙周炎患者易患类风湿关节炎,主要原因如下:牙周炎引发的慢性炎症可导...
2025-07-27 09:23:53
“00 后”重塑与淬炼:中...
“00 后”的中国女排队员们正以坚韧和拼搏书写着新答卷。在重建过程...
2025-07-27 09:23:14

热门资讯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盛大... 2025 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盛大开幕。这一盛会汇聚了全球顶尖的人工智能专家、学者、企业领袖和创新者...
民生政策落地:南宁长护险从“护... 民生政策落地有声|从“老有所护”到“护而向优”——南宁长护险试点观察南宁长护险试点成效显著,从最初的...
职业技能培训:激发就业新活力 职业技能培训是激发就业新活力的重要举措。通过培训,劳动者能掌握实用技能,提升自身竞争力。它为不同行业...
以下是一篇改写后的内容,你可以... 在抗日的烽火岁月中,“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有着无数英雄的身影。李白等同志以电台为武器,在敌人的眼皮底...
第二届中拉人权圆桌会于巴西圣保... 第二届中拉人权圆桌会在巴西圣保罗成功举办。此次会议汇聚了中拉双方代表,就人权领域的共同关切和合作展开...
广东高温持续,今起谨防“下开水... 广东高温持续,今起需防“下开水”。近日,广东多地持续高温,热浪袭人。高温天气不仅让人们感受到酷热难耐...
以下是一篇改写后的内容,你可以... 在抗日的烽火岁月中,“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有着无数英雄的身影。李白等同志以电台为武器,在敌人的眼皮底...
牙周炎患者易患类风湿关节炎的原... 牙周炎患者易患类风湿关节炎,主要原因如下:牙周炎引发的慢性炎症可导致机体免疫反应异常,释放大量炎症介...
“00 后”重塑与淬炼:中国女... “00 后”的中国女排队员们正以坚韧和拼搏书写着新答卷。在重建过程中,她们不畏艰难,通过刻苦训练提升...
以下是一篇改写后的内容,你可以... 在抗日的烽火岁月中,“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有着无数英雄的身影。李白等同志以电台为武器,在敌人的眼皮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