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作为重要的国际贸易平台,本届外商开启了参展“新路线”——谈生意与湾区游相结合。在繁忙的商务洽谈之余,外商们得以领略湾区的独特魅力。通过参观湾区的现代化城市景观、先进的产业园区等,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创新活力。这不仅丰富了参展体验,也为双方进一步合作搭建了更广阔的桥梁,让生意洽谈不再局限于展会现场,而是延伸至充满活力的湾区,促进了贸易与文化的交流融合。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鄢敏 通讯员 徐旭宇 邓潮
图/通讯员 供图
四月的广州,春江水暖,万商云集。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于4月15日开幕,这座“千年商都”再次成为全球贸易的焦点。本届广交会展览总面积达155万平方米,参展企业首次突破3万家,预注册境外采购商超20万名,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客商占比超七成。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广交会不仅是经贸合作的桥梁,更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商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写照。
“以前时间紧张,只能匆匆参展,现在有10天时间,我不仅能谈生意,还能去珠江夜游、逛永庆坊,感受广州的魅力!”英国客商玛丽亚在广州白云机场口岸办妥240小时过境免签手续后,如是感慨。这句话背后,是国际客商从“赶时间”到“慢体验”的转变。
自2024年12月17日起,国家移民管理局对54国人员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持续优化升级的过境免签政策,带动更多外商在参展之余,也深度体验粤港澳大湾区的春日盛景。4月份以来,白云边检站已查验出入境旅客超60万人次、国际航班超4000架次,其中,持商贸签证入境的外国人同比增长超64.6%,超过3200名符合条件的外国旅客享受到过境免签政策的便利。
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落地,更为广州的这场商贸盛会增添助力。“从落地到通关,全程顺畅!我想我会和广州的商业伙伴们参加食在广州嘉年华,品尝中国的美食。”德国客商托马斯在广州边检“多语言服务队”协助下完成入境手续,AI助手实时解答疑问的智慧边检令他惊叹。
“去年参加广交会,我学会了使用移动支付!这次我准备去游览广州塔、海心沙,还想去深圳和珠海旅游!”常年往返中德的客商米勒,兴奋地展示着手机里的“打卡”地图。政策“加时”不仅让外商参展更从容,更激活了湾区文旅消费。2025年前两个月,广州接待过夜入境游客72.81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29亿美元,外商从“匆匆过客”变为“深度玩家”。
“今天谈订单,明天游花城。”俄罗斯客商马克西姆的行程表上,广交会展馆与珠江夜游、永庆坊等文旅地标串联成线。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枢纽城市,广州正以广交会为重要契机,积极探索“文商旅”深度融合的全新发展路径。广州边检总站与文旅部门携手合作,共同推广“过境游”新业态,精心推出“参展+打卡”特色线路。
沙特采购商费萨尔告诉记者,他准备带着团队走进广州非遗街区,体验广绣、榄雕和粤剧扮相。“入境后直接办证,节省了快2个小时!”他在琶洲港澳客运口岸远端办证点快速领取采购商证,准备完成当天采购工作后去感受“岭南飞针”针灸技艺。目前,琶洲港澳客运口岸通过优化流程,将办证等候时间从30分钟压缩至15分钟。
广交会不仅是全球贸易的“晴雨表”,更是中国高水平开放的生动注脚。240小时,十日湾区,外商与中国的“双向奔赴”,正书写着开放共赢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