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广交会”来了!广交会作为全球贸易的重要平台,如今也让广州美食成为焦点。来自全球的客商们纷纷被广州美食“圈粉”。从传统的早茶点心,如虾饺、烧麦等,精致小巧却味道浓郁,到各种地道的粤菜,如白切鸡、糖醋排骨等,鲜香可口。还有各种特色小吃,如牛杂、肠粉等,满足了客商们的味蕾需求。美食成为了广交会的另一道亮丽风景线,让客商们在洽谈业务之余,也能尽情享受广州的独特风味,进一步加深了对广州的印象和喜爱。
伴随着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正式开幕,展馆内人潮汹涌,新老朋友在此共赴春日之约。4月15日下午,第137届广交会音乐美食节——“食在广州”嘉年华,在广交会展馆D区广交会堂西侧中心广场正式亮相,集美食、音乐和文化于一体的15天沉浸式体验,将为全球客商带来“舌尖上的广交会”盛宴。
本次“食在广州”嘉年华活动,吸引了点都德、陶陶居、半岛御珍轩、惠如楼、拉丁餐厅、椰林海鲜码头、荔银肠粉、温祈福餐饮、王老吉、珠江啤酒、肯德基、必胜客、LavAzza、广州塔自助餐厅、新兴家喻等40家餐饮企业参与,广州老字号、粤菜名店、非遗美食、星级餐厅、新锐潮饮品牌等,为中外客商呈现了一场“南北风味并举,中西美食荟萃”的美食盛会。
除了美食,嘉年华现场精心安排了丰富的文化表演和非遗体验活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饶宝莲现场展示了精湛的剪纸技艺,吸引了大量中外客商驻足欣赏。掐丝珐琅、中国结编织等传统技艺则通过互动体验,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广东银联、广东农业银行、美团、抖音等平台和单位也为本次活动提供了领用消费券、支付便利化、品牌宣传等服务,既激活了本地消费活力,也为品牌全球化赋能。
68年来,广交会不断迭代升级,是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商品最全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吸引了八方宾客。活动主办方新大地会展公司副总经理刘群介绍,今年是历史上首次融入城市美食文化板块,希望通过国际化、年轻化的方式,让“食在广州”成为全球客商了解中国和广州魅力的新窗口,更好发挥广交会作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作用。
从早茶点心到粤式家常,从中华老字号到新锐品牌,广州饮食文化的精髓在本次活动一一展现,强大的产业链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中国餐饮品牌出海提供坚实的基础。活动期间,将同步举办“品牌出海”主题论坛,为广州餐饮企业和国际采购商搭建对接平台,助力广州餐饮品牌开拓国际市场,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市场。
广州市商务局一级调研员(市管)王小华表示,“食在广州”不仅是广州的城市名片,更是千年商都饮食文化的积淀。本次活动,是广交会自1957年创办至今68年以来,首次将“食在广州”金字招牌纳入广交会核心场景,同时将会展经济、旅游经济、夜间经济有机串联起来,推动了会展经济的多元升级。借助广交会这扇全球贸易之窗,“食在广州”的品牌文化将走向更宽广的世界舞台。
采写 南方+记者 黄舒旻
摄影 南方+记者 苏韵桦
剪辑 南方+记者 金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