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春天,春耕科技“一键起飞”
创始人
2025-03-19 16:03:54
0

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在广袤的田野上,科技正为春耕注入新活力。“一键起飞”的无人机在田间穿梭,精准喷洒农药,提高效率的同时减少污染。智能播种机取代传统人力,按照设定的行距和株距,快速而均匀地播下种子,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还有遥感技术,能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等信息,为科学种植提供依据。这些科技手段让春耕变得更加高效、精准,为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展现了奋斗在春天里的科技范儿,引领农业迈向新高度。


农业是古老且传统的产业,不过,各类现代科技都能在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这个春天,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加力赋能,给广阔的田野带来了不一样的活力。首先跟随总台记者走进浙江去实地看一看。

总台央视记者 蒋树林:在浙北大粮仓——浙江省嘉兴市的嘉善县,这台无人机是今年刚刚新出的最新的型号。

无人机农业全过程解决方案工程师 李伟:这个就是我们新的激光雷达,它让整个飞机变得更加聪明、更加智慧、更加智能。我们田间的障碍物很多很复杂的,有了激光雷达,它对0.5毫米的障碍物都可以检测到,就像一个“二郎神”的眼睛一样,看得更远,看得更清。

不单眼神好,还要力气大。空中“大力士”就挺能扛,吊装、调运都是它们的拿手本领,最大负载能力已经达到了200斤。

连续降雨过后,嘉善县东汇村这块麦田墒情不错,但地温过低。抓住雨水间歇、天气好转的时机,浙农飞防队马上开始喷施叶面肥,促进小麦生长。

无人机农业全过程解决方案工程师 李伟:可以一次装两袋肥,基本上八九秒,两袋肥就撒到地里去了。春争日夏争时,所以我们需要去抢时间。

嘉兴市嘉善县东汇村种粮大户 沐昌生:这个无人机撒当然好,比人工省工,撒得均匀。

种粮大户沐昌生和村子里几个种地老把式一起,承包了860亩地。新型无人机让老沐他们大开眼界,地头忙碌的这些年轻人,也让他们种粮的担子大大减轻。

浙江省供销社浙农飞防服务队队长 王剑军:近三年来,我们也联合了科研院所和各地方政府,培训了3380位无人机飞手。年轻人在土地上面获得了成长和发展的空间,土地通过新农人和新农具,也实现了生产力的倍增。

如今,农业新质生产力在土地里不断“深耕”。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和省供销社在全省构建新的农服体系,通过数字化农服平台,实现了全省范围内的无人机流动作业和精准调度。记者注意到,无人机的飞行轨迹大数据汇集分析后,正在搭建起一个个农业大模型。

无人机农业全过程解决方案工程师 李伟:说话的顷刻间,我们俩的模型已经被建在这里了,后边的农田,模型已经在这里建成了。

李伟:因为无人机一秒有30万个激光点云的建立,它在我们作业的过程中,会不断扫描农田,不断去飞行,聚沙成塔。让它可以做到“一键起飞”,完成所有的作业。

传统农业焕“新”“智”变

这个春天,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低空、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场景正不断拓展,一大批智慧农业新模式加快落地,传统农业加速焕“新”“智”变。

南京大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Java架构师 赵为正:利用AI大模型的推理分析能力和无人机行业经验,实现了低空智能化作业,并推出了AI数字调度员“风晓飞”。

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种粮大户 雍光华:很多人不会操控无人机,通过语言指令可以控制,那这个不错。

香蕉林基地负责人 陈佳军:确实要比人工更方便、更省力、擦伤小,可以卖个更好的价钱。

无人机飞手 王海川:橘子、芒果、火龙果,只要农户有需求,我们就可以帮他们吊运。

四川绵阳北川通航产业园无人机学员 王世杰:现在学的是中型多旋翼无人机,主要是想把家乡的优质农产品运出去。

四川北川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李黎:目前北川通航产业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无人机技术将广泛运用于农林植保、低空物流等多个应用场景。

中国种子集团科技创新部负责人 宋维波:把全国的6万多个气象站点以及土壤的一些信息,通过新的一些算法模型来精准预测到每一个品种最适宜的生长区域,精准度能到5×5公里,为每一个玉米品种精准绘制“适生地图”,今年春耕我们向东北、黄淮海累计投放10个新品种。

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研究院研发工程师 冯凯:1800亩地的智慧农场,我们安装了17台墒情仪、2台气象站,之前传感器回传的数据还需要人工在后台进行一次处理。现在AI大模型可以独立进行相关的分析,将指令下发智能农机,就可以在不同的区域施用不同的施肥量,目前的施肥量可以节约10%。

数说农业“质”变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方阵,高端农机、生物育种、无人机、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用得越来越广泛,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催生了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科技都有哪些新进展?今年又该如何着力?通过几组数据来了解一下。

63.2%,这是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目前,我国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占比在95%以上,畜禽、水产核心种源自给率分别超过75%和85%,主要粮食作物的良种近10年迭代升级了两轮。

农业科技装备水平也加快提升。目前,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了75%,比10年前高了13个百分点。农业无人机保有量超过20万架,现在一架无人机干活一小时要超过十几个人干一天。精量播种机保有量超过530万台,精准到一亩地用几斤种子,可以按粒来算。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局长 李新海:利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形成新质生产力,可以变革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发展效率。我们要不断地加强农业良种科技、耕地科技、植保科技以及农业装备科技的创新,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产能,突破农业资源约束。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出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文件发布后,“智慧农业”话题热度快速提升,大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话题热度增长近5倍(4.85倍)。

今年,我国将推进育种创新攻关,聚焦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用种需要,突破一批核心种源和关键技术。农业农村部将加大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和丘陵山区适用农机装备研发攻关力度,扎实推进农机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拓展低空经济农业领域应用场景。

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力赋能,大数据、算法、高端农机等一大批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广阔的田野正在焕发勃勃生机。

相关内容

苏州港:全市外贸企进出口重...
苏州港推出全市外贸企业进出口重箱免费堆存三个月的政策。这一举措旨在...
2025-04-21 12:05:51
外贸企业“关税战”一线见闻...
以下是 200 字简要阐述助力外贸企业应对“关税战”的一线见闻:在...
2025-04-21 11:13:49
乐道 L90 上海车展亮相...
乐道 L90 在上海车展惊艳亮相。其搭载 900V 架构,与蔚来 ...
2025-04-21 11:13:03
德国师生探访大熊猫故里:真...
德国师生探访大熊猫故里,这一行动意义深远。它让德国师生亲身感受真实...
2025-04-21 11:12:35
何以中国|南平“三茶统筹”...
南平地处福建,在振兴路上书写“三茶统筹”生态答卷。这里充分发挥茶产...
2025-04-21 11:11:13
何以中国|千年茶香韵,文化...
“何以中国|茶香韵千年”,茶在中国源远流长。从古老的茶树种植到精湛...
2025-04-21 11:10:01
乐道 L90 SUV 上海...
上海车展上,乐道 L90 SUV 惊艳亮相。其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是...
2025-04-21 10:52:46
刚刚!西藏发生 3.6 级...
刚刚,西藏发生 3.6 级地震,震源深度 10 公里。地震虽属小震...
2025-04-21 10:08:53
本周超 2300 万美准备...
本周超 2300 万美国人准备迎接强震,这一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众多...
2025-04-21 10:08:42

热门资讯

苏州港:全市外贸企进出口重箱免... 苏州港推出全市外贸企业进出口重箱免费堆存三个月的政策。这一举措旨在助力外贸企业减轻成本压力,提升运营...
外贸企业“关税战”一线见闻及助... 以下是 200 字简要阐述助力外贸企业应对“关税战”的一线见闻:在“关税战”的背景下,走访外贸企业一...
乐道 L90 上海车展亮相,配... 乐道 L90 在上海车展惊艳亮相。其搭载 900V 架构,与蔚来 ET9 电机强强联合,性能表现卓越...
德国师生探访大熊猫故里:真实中... 德国师生探访大熊猫故里,这一行动意义深远。它让德国师生亲身感受真实的中国,打破了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在...
何以中国|南平“三茶统筹”书写... 南平地处福建,在振兴路上书写“三茶统筹”生态答卷。这里充分发挥茶产业优势,推动茶旅融合,让茶园成为美...
何以中国|千年茶香韵,文化传承... “何以中国|茶香韵千年”,茶在中国源远流长。从古老的茶树种植到精湛的制茶工艺,历经千年传承。茶,是生...
乐道 L90 SUV 上海车展... 上海车展上,乐道 L90 SUV 惊艳亮相。其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是 240L 智能电动前备舱,带来全...
刚刚!西藏发生 3.6 级地震... 刚刚,西藏发生 3.6 级地震,震源深度 10 公里。地震虽属小震级,但仍可能给当地带来一定影响,如...
本周超 2300 万美准备迎强... 本周超 2300 万美国人准备迎接强震,这一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众多地区处于地震活跃带,地质结构不稳定...
南方三轮降雨接踵而至,22 日... 南方三轮降雨接连来袭,自 22 日起,广东广西的旱区迎来甘霖。持续的干旱给当地农业等带来诸多影响,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