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室玻璃门突然炸裂,女子手筋被割断,这一意外令人震惊。玻璃门炸裂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如质量问题、温度变化、外力撞击等。此类事件提醒我们,在选择浴室玻璃门时,要挑选质量可靠、符合标准的产品,避免购买低价劣质品。同时,日常使用中要注意避免过度撞击或突然的温度变化。若发现玻璃门有裂痕或异常,应及时更换。家人也应提高安全意识,尤其是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以防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沫依
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润祺
近日,有网友称出租屋内浴室的玻璃门突然炸裂,导致自己右手肌腱断裂,身上多处受伤缝针。
3月18日,羊城晚报记者联系上当事人陈女士(化姓),她介绍,自己租住在浙江一间公寓内,3月15日晚7时许,自己洗完澡后推开浴室的门,没想到钢化玻璃门突然爆炸,碎掉的玻璃全部砸了下来。
陈女士介绍,由于是独居,自己只能忍痛先离开浴室,“照镜子才发现头上和身上都在流血。”随后,陈女士拨打了120,经检查,其额头、肩部、腿部等多处伤口需要缝针,当时推门的右手伤得最重,“右手肌腱断裂了,做了手术。”据悉,目前陈女士已停工治疗,同时与公寓方商量后续的赔偿事宜。
“在目前的生产工艺下,钢化玻璃发生自爆是一个概率性问题。”广东省玻璃行业协会工程玻璃分会副会长刘东阳向羊城晚报记者介绍,玻璃在生产中会不可避免地存在杂质,而这些杂质会出现“晶型转变”的现象,杂质膨胀会导致玻璃自爆,再加上“晶型转变”出现的时间并不可控,因此无法提前察觉。
那么,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如何尽可能规避玻璃自爆的风险?刘东阳介绍,目前在生产环节,有三种工艺可降低钢化玻璃自爆的概率:“第一种是对钢化玻璃进行均质处理,第二种是夹胶处理,第三种是贴膜。”因此,刘东阳建议消费者选购运用这三种工艺处理过的玻璃,最大程度保障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