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牵头制定的救护车领域首个 ISO 国际标准正式发布,这具有重大意义。该标准的出台,提升了我国在医疗急救装备领域的国际话语权,推动了我国救护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它规范了救护车的设计、制造、配置等各个环节,保障了救护车的安全性、功能性和便捷性。这不仅有利于我国国内救护车的标准化、规范化,也为全球救护车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促进了国际间在医疗急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央视网消息:据“工信微报”消息,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救护车领域首个ISO国际标准《负压救护车 医疗舱技术规范》(ISO/TS 17430:2025)正式发布。
负压救护车是一项重要的医疗装备,主要用于传染病患者的安全隔离与转运,在各类呼吸道传染类疾病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负压救护车 医疗舱技术规范》(ISO/TS 17430:2025)首次提出了负压救护车医疗舱应具备的技术要求,包括密封与隔离性能、负压性能、换气率、空气定向流、消毒系统功能、负压系统的过滤装置和消毒装置等相关的技术指标和试验方法,进一步规范了医疗舱的技术指标,确保在转运病患过程中,医疗舱能够提供更可靠的医疗服务,大幅提高了高传染性环境下开展患者救治工作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时性。
截至目前,我国在汽车领域牵头制定发布国际标准20项、在研国际标准29项。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等单位,以国际国内标准同步研究、同步制定为原则,深度参与汽车领域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持续提升我国在汽车国际标准法规协调中的参与度与贡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