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使命赴盛会!在粤全国人大代表启程赴京,这是一场意义重大的旅程。他们肩负着广大人民的嘱托,怀揣着对国家发展的关切与思考。一路奔赴京城,将把广东的声音、经验和需求带到全国两会的舞台上,为国家政策的制定贡献智慧和力量。他们将积极参与讨论,建言献策,推动各项事业的进步,以实际行动践行代表的职责,展现广东的担当与风采,为国家的繁荣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侯梦菲 王丹阳 柳卓楠 郭思琦 周欣怡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巍 曾育文
春和景明,共赴盛会。3月3日上午,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在粤全国人大代表们,满怀热忱、启程赴京,奔赴一年一度“春天的盛会”。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肩负人民的期盼与重托,代表们深入基层、视察调研、听取心声,精心准备议案建议,围绕科技创新、民生保障、区域协同发展等热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展现履职担当。
今年是本届代表履职的第三年。“这是我第三次去北京参加两会,去年我提的四份建议都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的回复,今年感觉履职更自信了!”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芦陵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叶继联说道。今年两会,叶继联将继续围绕区域协同发展建言献策。他希望能够将“韩江三河坝至潮州港航道扩能升级工程”项目列入《水运“十五五”发展规划》,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建设。“这一项目的实施,对助力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叶继联说。
赴京前,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赵醒村格外激动、信心满满,并对即将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充满期待。“通过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国家各方面、各领域的发展,还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积极建言献策。”他表示,今年全国两会,他比较关注国家精神卫生资源的均衡布局和相关领域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希望国家能在粤港澳大湾区布局一个精神疾病医学中心,进一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持续加强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当家”,离不开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广东技术人才的建设越来越好,技能人才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技能竞赛与培训学院正高级教师杨登辉表示,自己始终聚焦技能人才培养的痛点与突破点,围绕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去调研走访。“AI现在是最热门的话题,我觉得现在不用AI就像30年前不用计算机。作为技能人才,我们也要主动去学习拥抱新时代的新技术,才能在变化中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杨登辉说。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总商会副会长,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积回表示,作为企业界代表,今年他关注两个方面的话题:一是强化中小企业主个人信用的维护,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并促进消费市场;二是加强国家品牌战略的宣传,提振消费市场对国产品牌的信心。在2024年全国人大会议上,李积回提出统筹推进全国品牌认证工作,增强群众消费信心的建议已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式答复。该建议提出通过建立完善的认证体系,加强品牌意识宣传、监督管理,建立投诉举报机制,通过国际合作等形式,推进中国品牌认证管理工作。“我来自企业,必须要关注经济形势、国际形势,希望能在两会上发出企业代表的声音。”李积回说。
全国人大代表、河源市东源县三红糯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肖丽梅扎根乡村20多年。今年,她依然关注乡村振兴和乡村产业的发展。“作为一名基层代表和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客家糯米酒传统酿造技艺),希望这一非遗项目能为乡村振兴注入产业动能,推动农文旅发展,形成‘一坛酒激活一片乡村’的效应。既守住传统文化根脉,又推动乡村经济发展。”肖丽梅说。
“梅州森林覆盖率高,环境宜人,并且随着龙龙高铁的开通,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联系变得更为紧密。这一系列优势,为吸引更多人来到梅州开展医疗养老创造了有利条件。”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嘉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晓表示,今年他将关注的目光聚焦于医疗养老、梅州产业发展以及教育等多个重要领域。他表示:“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察觉到当前医疗与养老的融合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期待国家层面能够出台更多政策加以支持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