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区计划每年投入超10亿元支持重点产业发展,这一举措对广州的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首先,充足的资金投入有助于重点产业的技术研发与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如能吸引高端人才,催生新技术成果。其次,可优化产业结构,使天河区在金融、科技等重点领域不断升级。再者,这一计划还能带动相关产业链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对广州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符畅 江皓轩
图/江皓轩 通讯员 天宣
2月7日上午,广州市天河区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紧密衔接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市赋予天河区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天河区委、区政府提出全力构建天河“12126”现代化产业体系,明确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现代服务业为依托,服务支撑制造业立市的产业发展总体要求。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为更好发挥产业政策的引领导向作用,天河区计划每年投入超10亿元,聚焦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壮大,以及传统产业、优势产业的巩固和优化,围绕“12+6”的重点发展产业及要素资源保障,按照成熟一个出台一个的思路,加快出台系列高质量发展产业政策。
此次大会上,集中发布了人工智能、工业软件人才、现代都市工业3个战略性产业政策,现代金融、现代商贸2个现代服务业政策,1个招商引资措施,数字经济、总部经济、楼宇经济3种经济形态的三年行动计划,具体如下:
人工智能政策
围绕人工智能“黄金三要素”:
一是强化智能算力供给。支持打造公共智能算力中心,加大低时延、高质量算力资源供给,支持企业采购智能算力。
二是激励智能算法研发,支持大模型+企业加快智能算法自主研发、组建创新联合体、建设开源平台等。
三是数据要素“破壁”,鼓励企业将数据产品以资产形式纳入财务报表,并支持企业开展数据产品交易,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通过政策叠加,目前对单个企业每年最多给予1500万元支持。
工业软件人才政策
聚焦打造工业软件精兵人才梯队,服务支撑广州“制造业立市”:
一是培育工业软件“明日之星”,鼓励重点企业数智化转型,支持重点企业新成立工业软件公司;
二是支持研发创新“核心团队”,对工业软件企业加力研发投入、建设创新平台、打造高质量应用项目、购买工业软件相关保险产品等给予核心团队补贴;
三是打造人才培育“梯度体系”,支持引进产业顶尖人才、急需紧缺人才,支持从业人才职业资格、职称认定,鼓励院校和工业软件企业联合开展产教协同育人合作。单个企业每年最多给予约1500万元支持。
现代都市工业政策
聚焦科技驱动的高质量制造业和制造业的高附加值环节,重点支持智能制造、生命健康、都市消费、能源供应等领域。围绕产业空间、产业主体、研发创新给予支持,支持主体涵盖产业园区、工业企业、创新主体,单个企业每年最多给予约2500万元支持。
现代金融政策
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主线。强调以金融活水滋养新质生产力,完善专项贴息、风险补偿、保费补贴、政府性融资担保等支持,强化金融产品及服务供给,写好科技、数字、普惠等金融“大文章”,设置每年最高2000万元专项资金池用于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支持。支持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优化金融人才环境。
现代商贸业政策
以转型升级为主线。抢抓新赛道、新动能,支持新能源、新材料、创新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定制及智能家居等领域的贸易企业加快发展。推动打造专业电商平台。推动现代商贸提能级、优结构。支持流通领域强链发展,对处于不同阶段不同领域的企业,分类给予最高3000万元的发展支持。适时发放政府消费券,支持开设品牌首店,支持品牌连锁,支持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支持“会展+”品牌化发展。
招商引资措施
以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出发点:
一是强化用得上、用得好的要素供给。着重提出鼓励区属国企选取一批优质物业,按照工业厂房不高于每平方米每月35元、产业保障房不高于评估价70%的价格,面向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独角兽企业等相关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租赁。
二是打造愿意来、主动投的格局。以创新资源、应用场景和产业链生态等天河区竞争优势,构筑招商引资核心竞争力。
三是拓展全员招、协同引的网络。拓展央国企、专业机构、商协会、产业联盟等合作伙伴,推动招商主体多元化、力量专业化。
三种经济形态“三年行动计划”
聚焦数字经济、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三种天河区典型的经济形态,分别出台了三年行动计划,以“政策+行动举措”的形式,加强产业政策与科创、人才、金融、招商、载体等精准对接、协同发力。努力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数字经济和总部经济集聚区,加快形成“上下楼”就是“上下游”、楼宇集群就是产业集群的发展格局。
近期,天河区还将陆续出台低空经济、生物医药与健康、高端专业服务业、软件业等一批产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