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水舞台”到“绿茵场”,“广东速度”再现
11月11日凌晨5时,随着运动场的草皮铺设完成,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转场工作基本完成。十五运会开幕式结束后,广东奥体中心便迅速开启转场,这座承载过数万观众观看盛大表演的场馆,拆除舞台搭建转换为赛场设置,迅速变身专业田径赛场,准备迎接15日在此举行的田径赛事。
2500人次通宵作业,多团队高效协同,各环节精细化管理确保安全……最终只用了近30个小时就完成了转场工作,比原计划提前了35个小时,创下全运会转场新纪录。
创下全运会转场新纪录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开幕式指挥部成立之初,就开始针对演出舞台的复杂性、转场任务的艰巨性,高位谋划推进转场工作。
场馆保障与转场团队多轮次统筹协调仪式展演、安保、消防、交通、医疗等各方面力量,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并要求克服一切困难,在24小时内完成撤场、72小时内完成转场。同时,确定由专业团队负责实施,开幕式主创团队委托中建八局具体实施撤场工作,华体集团、深体实业等单位负责声光电、草皮、座椅、跑道的恢复。
“本次转场工作是历届大型运动会中舞台搭建与转换最为复杂的一次。”广州市重点公共建设项目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开幕式舞台采用了水舞台、威亚、灯光及水雾系统等高科技装置,整体结构复杂,“转场面临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组织协调难度大等挑战”。
转场工作总历时近30个小时,主要工作包括:2小时完成水舞台1200立方排水;11小时完成总面积达1.8万平方米、重约1200吨的主体育场舞台灯光、扩声设备、钢结构舞台拆除;13小时完成8000平方米草坪砂层填换及铺草工作。
中建八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水舞台总承重达4800吨,含1200吨水,需有序排空并拆除三层全钢结构模块;1700个模块、每个800斤的钢结构须在9小时内清运完毕,工作量十分巨大。
从9日开幕式结束后,中建八局便迅速启动了转场任务,至10日11时,所有舞台物料拆除撤场完成,标志着转场拆除工程圆满完成,为后续草皮铺设奠定基础。“我们提前7小时完成全部任务,并与后续环节做好了交接。”
比原计划缩短了35小时
虽然工作量巨大,但转场进度大幅超前。10日5时,现场完成场芯贵重设备拆除,11时完成全部舞台清运,16时启动足球场首片草皮铺设,11日5时草皮铺设完成。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场馆建设部副部长邓新勇表示,团队秉持“精细谋划、强力组织、坚强执行”的理念编制转场方案,通宵达旦推进转场工作,较原计划提前完成拆除阶段,总转场时间比原计划缩短了35小时,为运动员适应性训练留出充足时间。
专业人士确保场地转换完全符合国际赛事标准。“在拆除过程中,禁止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在舞台区域作业,全程依赖人力与小型设备,最大限度保护场地下方的跑道与草坪结构不受破坏。”有关负责人说,舞台结构分为多层,团队依次拆除防水层、木板层、钢结构、木板层保护膜等,逐层细致作业,确保不损伤原有场地,同事安排专人全程监督拆除与恢复工作,确保每一道工序符合体育工艺标准。
舞台拆除后,广州市重点项目管理中心组织田径竞委会、奥体中心、第三方检测机构、国际田联认证机构、仪式展演团队、草坪单位、跑道单位等共同对沙坪和跑道进行专业检查和测试,确保其平整度、弹性、防滑性等指标符合国际赛事标准;组织模拟比赛环境下的功能测试,验证场地在实际使用中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确保为运动员提供公平、安全的竞赛环境。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柴智
上一篇:小蛮腰这件“新衣”将长期轮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