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大新百年 再启新征程】
文/王倩 图/学校提供
开栏语
站在新百年的起点上,中山大学正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的重要贺信中指出,要“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肩负着这份殷切期望,中山大学正式提出“八大战略”和“八大突破行动”,构建起学校从“大”到“强”系统性跃升的完整路径。
本系列报道将深入解读这一战略体系,探寻中山大学如何在服务国家战略、融入湾区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变革中实现“山高水长”的远大抱负。
珠江潮涌,康乐风华。站在新百年的起跑线上,中山大学正以一场深刻的育人变革,回应着时代的叩问。
全球高等教育格局风起云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在中山大学校长高松看来,这所百年学府正处于“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关键节点。面对国家期待与师生期盼,中大选择以“固本铸魂”作答。
铸魂之道,固本培元
“固本铸魂战略”在中大人的实践中有着鲜活的内涵。它是以思想铸魂为根本、以红色传承为底色、以服务国家为指向的育人生态。在这里,抽象的育人理念化作具体的行动——从每年精心制定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点》,到覆盖全年的主题教育体系;从校史馆的沉浸式红色课堂,到遍布三校区五校园的思政实践基地。
中大持续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班,充分发挥其“头雁领航”作用。马研班1993年创办,至今已进行到第29期,培养出近1700名学员。从第28期开始,重新设计培养方案,培养周期为两年,贯通“理论研习—专题讲座—社会实践—宣传宣讲”四维链条。学生思想引领成效显著,2025年本科生入党申请率达74%,较2023年提升16个百分点。
在哲学系的“耕读研学”劳动教育中,学生们在清远英德的田间地头,亲身参与开垦荒地、引水浇地的完整农事。而在软件工程学院的合唱比赛现场,年轻的学子们用歌声传递梦想,将工科生的严谨与艺术生的浪漫完美融合。
“五育并举”在这里不是口号,而是制度——劳动教育作为1学分的公共基础课写入培养方案,“1+1+1+1+N”的教学体系确保全面覆盖。美育通过“一院一品”浸润校园——在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艺术节中,中大学子斩获22个奖项。
如盐入水,润物无声
中大的思政课堂,早已突破四面墙壁。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班的课堂上,理论研习与乡村振兴实践交织。学员们奔赴高州柏桥、凤庆红塘、湖南浏阳柏加镇、连州丰阳,在荔枝产业基地实地考察“党建引领、产业赋能”的发展逻辑。
红色资源在这里被赋予新的生命:格兰堂校史馆的定制参观路线,让百年建筑成为思政教育的现场教室;红色三部曲《奋斗的岁月》《中山情》《笃行》等舞台剧目,通过角色扮演、舞台互动,使六万余人次的学生从观演者变成共情者。
在数字化时代,中大的思政工作展现了新智慧。AI辅导员“学工君”使奖助学金、学业辅导等服务更加便捷,但中大人深知,技术无法替代温情。在“一站式”学生社区,辅导员依然坚持走访宿舍、谈心谈话等传统方式,确保教育的温度与深度。2025年,辅导员们已累计走访宿舍1697人次,开展谈心谈话297次,用最朴实的方式守护教育初心。
笃行之光,照亮远方
从中大校园到基层一线,笃行精神照亮着学子的前行之路。
陈娟娟,这个从中大法学院走出来的选调生,毕业后她放弃了律所高薪,选择扎根湖南沙洲任村干部。“基层的‘大事’从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件件实事。”她说出了中大学子对“笃行”最朴素的理解。
2020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沙洲考察调研。陈娟娟向总书记汇报了她的为民服务工作。
而在中大哲学系在读博士生、校史馆讲解员时鑫豪看来,笃行精神贯穿在她6年的校史讲解中。“从背诵讲稿到让校史‘活’起来,我明白了真正的知识必须在运用中完成使命。”今年暑期,她在清远调研“百千万工程”建设的公益书院时,一位读者告诉她,正是这个全年无休的公益书院,在她突遇亲人离世、春节期间无处可去的时候,给了她重生的力量。
这些个体的选择,汇聚成中大学子的集体画像。2024年2月,中大启动“西部计划志愿者口述史”研究项目,组建来自文理医工30余个院系的69名学生调研团队,选取近10年间扎根西部的100位西部计划志愿者进行口述访谈,得到近300万字一手资料。项目将访谈资料系统整理形成30万字口述实录,推动《挺膺担当:百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的青春叙事》的编纂出版。2025年3月,项目在广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中斩获一等奖。
固本之基,铸魂之力
面对多元思潮的挑战,中大的应对坚定而从容。学校构建起“以价值引领为核心、以精准施策为关键、以协同创新为支撑”的思政工作体系。一方面加强网络内容建设,用短视频、互动课程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正能量;另一方面推进精准思政,建立分类分层教育机制。
在队伍建设上,中大构建了“四化四维”的辅导员培养体系。561名专职辅导员、330名兼职辅导员、85名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1275名班主任——这支队伍成为铸魂育人的中坚力量。
中大持续优化校院两级学生思想政治治理体系。2024年12月起,开展学生工作创新体系建设试点院系和第二课堂特色院系建设,挂牌15个试点院系和15个特色院系。试点院系注重“大而全”,推动形成可示范、可引领、可辐射的创新体系;特色院系注重“小而美”,着力形成塑造可推广、可借鉴、可持续的特色品牌。
从康乐园到南海之滨,从百年底蕴到新时代新征程,中山大学正以扎实行动诠释“固本铸魂”的深刻内涵。这条路,关乎教育的本质,关乎国家的未来,更关乎每一个中大学子的人生选择。在这条路上,中大人走得坚定,走得踏实。
回忆起见到总书记时的情形,陈娟娟说:“5年前,总书记对我有三连问:‘你们这里能为群众办些什么’‘群众办的最多的事项是什么’‘群众都满意吗’?五年后总书记对中山大学又提出新的期望。无论作为中大毕业生,还是基层党员,我都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进行回答。”
上一篇:十五运会体操男子预赛开赛 张博恒全能第一,广东队表现抢眼
下一篇:巴赫邂逅巴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