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牛哥驿站:让技术红利变成实实在在的村民收益
创始人
2025-11-06 10:21:48
0

金羊网讯 通讯员蒙丽、郭燕锋报道:“我这5亩仔姜,产值直接冲到了传统高良姜的5倍!”徐闻县下桥镇的农户陈伯笑着算起收益账。这份好收成,离不开华南农大牛哥驿站教授团队的“田间实验室”——他们不仅扎根地头破解了黄姜“姜瘟病”这一种植难题,还手把手把生姜现代种植技术教到村民手上,让曾经的普通黄姜,真正变成了增收致富的“金姜”。

在徐闻前山镇辣椒示范园里,椒农陈明的喜悦同样溢于言表:“华南农业大学科技特派员姜峰副教授带来的技术太实用了!密植减株、水肥一体化这两套‘组合拳’打下去,辣椒不仅亩产突破万斤、增产30%,我每月收入也稳超4000元。”如今,这片辣椒园还带动周边15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让技术红利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村民收益。

华南农大张志祥教授与博士生在辣椒示范园开展蓟马防控实验

华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服务站(又称牛哥驿站)徐闻总站自2021年7月创建以来,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人才培育为支撑,探索出一条高校服务地方、科技赋能产业、人才引领振兴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打造了校地合作赋能乡村振兴的“徐闻样板”。

科技攻坚,破解产业难题,激活发展新动能

华农牛哥驿站徐闻总站始终聚焦徐闻农业发展的痛点难点,组织科研力量深入田间地头,攻克了一系列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

直面“菠萝之痛”,守护“致富果”。针对近年来严重困扰徐闻菠萝产业的“黑心病”和“黑丁病”,驿站团队开展了300多个土样测试,精准分析致病原因,成功研发出菠萝黑心病综合绿色防控技术,查明黑丁病暴发源于虫害,多次组织学校专家团队针对性研发药物与推广防控技术,组织果农进行专业技术培训3000多人次,为果农保驾护航。

学校组织学校专家团队针对徐闻菠萝产业发展瓶颈开展技术攻关

盘活“撂荒地”,打造“高产田”。华农专家团队将撂荒28年的400亩耕地重新盘活,通过品种改良与技术革新,将其建设成为高标准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在此基础上,辣椒亩产突破万斤,采摘期延长100天,带动前山镇辣椒种植面积从3000亩激增至3万亩,下洋镇也从500亩发展到1.4万亩,实现了从点上突破到面上推广的产业跃升。同时,探索“水稻+水果玉米+丝瓜”换茬种植模式,实现了“以稻固本,以果致富”,复垦撂荒地1000多亩,亩产值超2.1万元。

盘活“撂荒之地”辣椒亩产突破万斤

发掘“特色新星”,培育增长极。学校团队不仅深耕传统优势作物,更独具慧眼发掘潜力产业。他们引入并推广丝瓜络种植,这一“被低估的天然宝物”。通过选育优良品种,指导农民在冬季闲置土地上种植,实现一年两季,每亩可产3000多根丝瓜。丝瓜络不仅可用于厨房清洁、环保包装,更在医药(活血通络、下乳等)、艺术装饰(灯具、花瓶)等领域展现广阔前景,为农民开辟了增收新渠道。目前,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研究团队开展此项研究,将其作为天然材料用于家私制造,大力延伸产业链。

华农牛哥驿站(徐闻总站)负责人姜峰老师探索徐闻发展特色新产业

夯实“土壤根基”,保障可持续发展。三年来,团队设立固定的土壤检测点875个土样,长期动态检测土壤变化状况,全面摸清了徐闻土壤酸化板结及群体微生物变化状况,建立了科学的土壤修复方案,并研发了黄姜专用复合微生物肥料配方,从源头上保障作物健康与土地可持续利用。

华南农大文艳华教授与研究生在牛哥驿站示范园进行根结线虫实验

平台筑基,整合创新资源,打造区域新高地

华农牛哥驿站绝非简单的技术服务点,而是集技术攻关前哨、资源整合平台、创新服务枢纽于一体的综合助农载体。

构建“县-镇-村”科技服务体系。为让服务更精准、更高效,驿站进一步联动各方,构建起覆盖“县-镇-村”三级的科技服务体系。依托这一体系,学校与徐闻深度合作,共同成立华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粤西分院、“徐闻现代农业新质生产力创新中心”两大核心平台,专门负责统筹协调科技特派员的派驻、任务分配与服务衔接,为徐闻农业发展提供全链条、系统化的科技支撑。在核心产业镇上成立牛哥驿站,开展综合服务;在前山、下桥、迈陈、南山等重点村设立四个创新试验基地,形成了覆盖广泛、功能互补的创新服务网络。

打造主产业示范基地。聚焦地方实际产业需求,建立了智慧农业、菠萝健康种植、蔬菜健康种植、食品加工、无抗养殖等6个标准化创新成果示范基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牛哥驿站的专家服务当地种植户发展,推动联农带农

拓展综合服务功能。将废弃小学改造成为牛哥驿站,驿站内设职业新型农民培训中心、农村电商服务中心、农业托管与服务中心、农产品展示中心,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返乡创业者提供技术指导、培训、科技合作、品牌建设等“一站式”服务。昔日的废弃校舍,如今已成为培育“新农人”的重要阵地。

创新培养人才模式,培育兴农“生力军”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牛哥驿站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与地方产业需求深度融合的新模式。

设立田间实验室,开展订单式培养。创办“徐闻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班”,每年招生15名专业硕士,并有7名博士与硕士组成专项研究队伍,驻扎当地开展技术攻关。该班实行“1年在校学习+2年社会实践”的培养方式,引导学生“与农户同吃同住”,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真正实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学校将研究生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破解“下不来、留不住”难题。通过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完善的生活保障、争取人才补贴政策、设计有吸引力的农业项目和明确的就业导向,努力解决高层次人才“愿意来、留得住”的问题,为粤西培养输送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现代农业人才。

华南农业大学绿色防控热区博士团常驻徐闻农场

强化技能培训,壮大本土力量。牛哥驿站与湛江农业农村局合办“湛江乡村振兴大讲堂”,三年来累计培训农民4000多人次,一对一帮扶家庭农场及农民合作社,组建了以退役军人为首的植保无人机飞防队伍,显著提升了当地农民的科技素养与生产技能。

牛哥驿站与湛江市农业农村局合办“湛江乡村振兴大讲堂”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凤亮在徐闻听取“前山实践”情况介绍

一直以来,华南农业大学始终将助力徐闻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学校党委书记李凤亮曾专程前往牛哥驿站徐闻总站,深入田间地头调研指导工作,为驿站的建设与服务方向把脉定向。如今,华农牛哥驿站已成为培育“新农人”的核心阵地,被当地群众亲切称为“农民的加油站、技术的推广站、产业的孵化站、成果的转化站”,而驿站探索形成的助农模式,更被总结为“前山实践”,为湛江乃至粤西地区的产业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范式。

(通讯员供图)

相关内容

以下是一篇改写后的内容,你...
在抗日的烽火岁月中,“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有着无数英雄的身影。李白...
2025-11-06 14:20:38
全红婵/王伟莹晋级决赛!十...
11月6日上午,十五运会跳水项目在广东奥体中心继续进行,当天进行了...
2025-11-06 13:21:39
以下是一篇改写后的内容,你...
在抗日的烽火岁月中,“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有着无数英雄的身影。李白...
2025-11-06 13:20:33
全红婵/王伟莹晋级女子双人...
11月6日上午,全运会女子双人10米台预赛在奥体中心游泳馆打响。经...
2025-11-06 12:23:55
以下是一篇改写后的内容,你...
在抗日的烽火岁月中,“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有着无数英雄的身影。李白...
2025-11-06 12:22:54
科大讯飞发布AI软硬一体方...
11月6日,科大讯飞在2025全球1024开发者节上宣布推出AI软...
2025-11-06 12:01:53
多付了万倍车费!广州一男子...
近日,如约出行集团出租车司机李增军在搭载乘客何先生时,对方操作失误...
2025-11-06 11:22:35
以下是一篇改写后的内容,你...
在抗日的烽火岁月中,“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有着无数英雄的身影。李白...
2025-11-06 11:21:35

热门资讯

以下是一篇改写后的内容,你可以... 在抗日的烽火岁月中,“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有着无数英雄的身影。李白等同志以电台为武器,在敌人的眼皮底...
全红婵/王伟莹晋级决赛!十五运... 11月6日上午,十五运会跳水项目在广东奥体中心继续进行,当天进行了女子双人10米台预赛,代表广东队出...
以下是一篇改写后的内容,你可以... 在抗日的烽火岁月中,“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有着无数英雄的身影。李白等同志以电台为武器,在敌人的眼皮底...
全红婵/王伟莹晋级女子双人10... 11月6日上午,全运会女子双人10米台预赛在奥体中心游泳馆打响。经过5轮的争夺,广东组合全红婵/王伟...
以下是一篇改写后的内容,你可以... 在抗日的烽火岁月中,“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有着无数英雄的身影。李白等同志以电台为武器,在敌人的眼皮底...
科大讯飞发布AI软硬一体方案,... 11月6日,科大讯飞在2025全球1024开发者节上宣布推出AI软硬一体解决方案,旨在通过AI与硬件...
多付了万倍车费!广州一男子打车... 近日,如约出行集团出租车司机李增军在搭载乘客何先生时,对方操作失误,将12元误输成101500元作为...
以下是一篇改写后的内容,你可以... 在抗日的烽火岁月中,“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有着无数英雄的身影。李白等同志以电台为武器,在敌人的眼皮底...
Stellantis全球召回3... 近日,Stellantis集团宣布因电池故障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召回37.5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版J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