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小悦
10月28日,位于广州仓边路56号的古勷勤先生祠文物修缮工程正式启动。在法律、文物保护、建筑等各界人士的共同见证下,这座老建筑将成为展现广州法治文化的“新窗口”。

何以成为法治文化的展示窗口?羊城晚报记者在修缮活化的方案中了解到,这个文物保护单位的部分区域将成为一座面向公众开放的近代法治博物馆,陈列反映近代广东法治文化演进的历史典籍、裁判文书和司法实物等珍贵藏品。广东上茂律师事务所作为修缮工程建设单位,在现场介绍了修缮活化新方案。“这里将打造多个公益服务平台,如青少年普法基地、地方立法联系站点等。通过设立互动法治教室和启蒙长廊,以模拟法庭、情景剧等形式开展法治教育。”相关负责人进一步分享道,“这个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将在修缮完成后,化身公益法律服务的新空间。”此外,这里还将建设法律咨询专家服务站与公共法律服务站,为市民提供专业智库支持与法律援助。


值得一提的是,古勷勤先生祠处于颇具法治底蕴的仓边路。该区域汇聚了市中级人民法院、越秀区人民法院及多家律所、公证处与法律援助机构,是广州法律事务活跃的核心区域。据史料记载,仓边路自清代起便是司法机构聚集地,民国时期设有“广州地方法院”“广东高等法院”等多处司法场所。厚重的法治底蕴与崭新的公益服务功能在此交融,让这座百年建筑焕发出新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