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福建省泉州市开幕。
本届大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博创引领四十载 智汇赋能向未来”为主题,设置创新赛、创业赛、海外境外(“一带一路”)赛和揭榜领题赛等四个组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与机器人、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七大赛道,共吸引8006个项目、3.6万人参赛,项目数量、参赛人数均创新高。
参赛项目更加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科学技术前沿、产业发展需求,1700余个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总决赛期间,将同步举办成果转化、创业服务、人才招聘和创新创业主题交流等活动。

王晓萍在致辞中指出,博士后制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促进博士后创新创业是高质量推动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举措。
通过办好大赛,积极搭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高水平交流平台,促进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深度融合,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全面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更大力度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建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博士后制度,培养造就更多优秀人才,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积极力量。
此次大赛,广东派出3支代表团参赛,共有141个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含创新赛项目39个、创业赛项目38个、揭榜领题赛32个、海外境外(“一带一路”)赛项目32个,在全国总占比超过8%,覆盖全部四个赛组、七个赛道,展现出广阔的市场转化前景。
在总决赛期间,广东特设广东展馆,高分辨率深海重力仪、“探索4500”自主水下机器人、低轨卫星通信系列芯片、全球首块“零碳砖”等机器人、高端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领域最新科研成果集中亮相,同时,精选3个人工智能类项目进行路演,覆盖医疗健康、智能制造等前沿科技,充分展现“广东博士、博士后力量”。
作为全国首批实施博士后制度的省份之一,广东不断加大政策、平台、资金、人才全链条创新突破。
2025年,广东省创新推出“百家企业博士后创新平台培育计划”,计划全年在广东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低空经济及量子科技、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领域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含分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超100家。
据统计,目前全省共有博士后科研平台1190家,在站博士后超1.7万人。
文|记者 周聪
图|通讯员 粤仁宣
视频|记者 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