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岭南大地飘散着独特的乌榄清香。
在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三百洞村,漫山遍野的乌榄树硕果累累,紫黑色的果实压弯枝头,村民们手持竹竿穿梭林间,敲打声与采摘声交织成一曲丰收乐章。
作为2024年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对象、省级“一村一品 一镇一业”乌榄专业村,三百洞村正以一颗颗饱满的乌榄为笔,绘就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
从“绿果子”到“金果子”的产业传承
三百洞村乌榄种植历史悠久,是几代人传承下来的产业。全村乌榄种植面积约1000亩,四分之三的农户参与种植,今年预计产量超30万斤,产值约200万元。
深秋时节,村民们沿用传统技艺采摘:在树下铺设纱网,持长竹竿轻敲枝头,成熟的乌榄如“雨点”簌簌落下,再经分拣、加工,流向市场。
“乌榄是村里的‘活招牌’。”村民李伯指着枝头果实介绍,三百洞村地处北回归线生态带,山泉水灌溉、昼夜温差大,孕育的乌榄皮薄肉厚、含油量高,富含维生素C和矿物质,口感特别好。
采访中,记者得知,乌榄全身是“宝”:果肉可鲜食、腌制为“榄角”,成为老广餐桌上的经典佐菜;榄角捣碎制成酱料,为粤菜增添独特风味;榄核内的榄仁则是五仁月饼的“灵魂配料”,亦是高档西饼、名贵菜肴的上乘原料。
“过去卖鲜榄,现在做深加工。”该村主要负责人说,如今村里新增榄角腌制生产线,将部分鲜榄制成榄角、榄角酱,通过电商销往珠三角及港澳地区。
“榄”动振兴,绘就“百千万工程”新画卷
三百洞村是太平镇以特色产业助推“百千万工程”的缩影。作为广东省典型村培育对象,该村依托乌榄、荔枝等优质资源,走出“生态+农业+文旅”融合发展路径:一方面,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统一技术指导、品牌销售,提升乌榄附加值;另一方面,计划结合三百洞生态旅游区建设,推出“采摘体验+榄文化研学”项目,让游客“赏榄林秋色、品榄角风味”。
太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入推进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以乌榄、荔枝等特色农产品为抓手,因地制宜壮大乡镇经济,推动“小特产”向“大产业”跃升,让村民捧牢致富“金饭碗”,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文|记者 马灿 通讯员 吴彬
图|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