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灵敏 陈文婷
10月21日,第24届中国(阳江)国际五金刀剪博览会开幕。作为全球五金刀剪行业年度盛会,本届刀博会以“让参者有盼头、让观者有看头”为理念,通过“展+会+赛+贸”形式,汇聚全球客商,展示行业成果、搭建合作桥梁,成为中国制造业创新前行的缩影,为阳江刀剪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注入动力。
自2002年首次举办,阳江刀博会已走过24年,从地方性展会成长为行业风向标级国际平台。本届展会展览面积近2万平方米,吸引213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展,包括十八子、王麻子、张小泉等。数据显示,全国每出口10把刀剪,就有8把产自阳江,刀博会进一步提升了阳江刀剪产业的品牌影响力与竞争力。
精准对接产业链,链接全球资源
本届刀博会创新展区设置,设原材料辅料、配件、成品、品牌与智能机械五大板块,呈现完整产业链,方便客商一站式采购交流。原材料辅料展区中,三泰、一仞、新辉等国内企业携大马士革稳定木、高氮马氏体不锈钢、粉末钢等新材料,与国际品牌同台,为中外材料技术交流提供平台。
品牌展区内,十八子、王麻子、张小泉等老字号与美珑美利、永光等新兴企业共同参展,体现产业品牌化、多元化趋势。智能机械展区汇集键恒、国浩等传统厂商及博盛、汉霸等新兴企业,展示自动化、数字化设备如何赋能传统产业,推动刀剪生产智能化转型。
本届刀博会还注重全国产业协同,组委会前期赴山东临沂、福建柘荣等刀剪产区定向邀请,促成永德利、英吉沙手工刀等品牌集体参展,凝聚国内产业发展合力。国际交流合作亦是亮点,古巴、尼泊尔等6国驻穗领事出席开幕式,组委会与阿联酋、越南等国粤商会签署经贸合作框架协议,助力阳江刀剪开拓“一带一路”市场。据悉,本届展会采购商覆盖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百名境外专业买手到场,国内多省市行业协会和企业也组团参观考察。
聚焦创新与品牌,激发产业新动能
围绕“经贸赋能、创新驱动”主题,本届刀博会策划多项活动,从创新、品牌、开放维度等方面推动产业升级。首次设立的“刀博金奖”为行业公益性评选,涵盖四大类别,16个项目获奖,如王麻子辰木系列产品、鸿丰数控砂带磨床等,展现中国制造的匠心与创新。
“新品首发首秀”平台集中展示年度创新产品,梧州铁龙艺术工作室可伸缩生存刀、朗马蛇年纪念刀等新品,凸显阳江产业创新高地的集聚效应。此外,“新材料发展趋势沙龙”为产学研提供交流平台,助力突破行业材料瓶颈。
面对数字经济浪潮,刀博会重视培育跨境电商新业态,设跨境电商主题展馆并举办专场对接会,整合资源为企业提供“出海”指导。俄罗斯Wildberries、法国Cdiscount等十大国际平台现场设点,提供全链条服务,助力阳江刀剪加速全球化布局。
展会还延续全国行业信息交流会、产业带考察等经典环节,同时设立“品味阳江”城市展与中国刀剪文化展,将产业展示与人文体验结合,实现“产业味”与“文化味”融合。
24载相伴成长,产业与会展共进
2002年首届刀博会为“中国刀剪之都”阳江打开通往世界的大门。24年来,刀博会与阳江五金刀剪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如今,刀博会展馆呈现完整产业链,背后是阳江超8500家市场主体的支撑,产业链规模超550亿元。
刀博会更是产业创新的驱动力。过去3年,阳江刀剪企业大规模引入自动化、数字化设备,推动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智能车间里机械臂、AI激光开刃机精准作业。目前,阳江已培育15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90家专精特新企业和4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
同时,刀博会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既帮助企业“抱团出海”,如在吉尔吉斯斯坦办展开拓新兴市场;又在国内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通过赛事、人才培育等助力企业把握机遇。这些举措成效显著,2024年阳江五金刀剪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RCEP成员国出口分别增长2.3%和8.5%,国内电商销售额和跨境电商交易额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品牌建设方面,阳江市发布“阳江五金刀剪”区域品牌和“阳江刀剪”集体商标,王麻子、张小泉、十八子三大“中华老字号”齐聚,促进行业形成“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双轮驱动格局,实现从贴牌代工向自主品牌的价值跃升。
从政府主导到市场驱动,去年的华丽转身,让刀博会完成了从“精彩展会”到“经贸引擎”的深度蜕变。这背后,是刀博会与阳江刀剪产业相互成就、共同成长的动人故事。这个故事讲述着传统产业的老树如何开出新花,也预示着“中国刀剪之都”阳江,将以创新为笔,在全球制造的画卷上,挥毫写下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