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上午,广州市团校(广州志愿者学院)志愿综合楼礼堂内旗帜飞扬,誓言铿锵,近300名志愿者代表庄严集结,共同参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开幕式志愿者授旗仪式。
旗帜飞扬 承载志愿之心
在激昂的旋律中,35名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开幕式志愿者代表和9名来自场馆站、交通枢纽站、社区站和共建站的城市志愿者代表迈着坚定的步伐依次登台,接过沉甸甸的旗帜。
“这面旗帜承载的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是对赛会的庄严承诺——我们准备好了!”来自暨南大学的香港志愿者杨竣杰分享了他的志愿故事,今年9月,他作为“小海豚”参与了残特奥会乒乓球比赛的赛事服务。“14年前,广州亚运会的‘绿羊羊’志愿者在我心中种下了志愿的种子,如今我也想把这份温暖继续传递下去,做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桥梁纽带。”
十五年前的志愿礼 在十五运成为了新的“礼赞”
15年前,广州推出志愿礼,成为全国使用的志愿者专属标志性礼节。如今,为迎接承载着大湾区“三地一心”的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记者了解到,广州市团校(广州志愿者学院)对志愿礼进行了核心理念、文化内涵和动作规范等多方面的优化,在其基础上创新推出“广州志愿礼赞”。
“为你,更精彩——”清亮的口号声中,现场志愿者们亮出整齐划一的手势,抬臂时掌心与左胸保持半拳之距,前伸时拇指与视线平齐,复位时伴有谦和微笑……活动现场首次发布了“广州志愿礼赞”,这一礼赞也即将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赛事及城市志愿服务场景上进行应用。
“这不仅是一个手势,更是一座城市的温度计量,是传统礼仪与当代表达的融合。”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苟佳嘉说道。在现场,她通过三枚徽章讲述了她的志愿故事。
她曾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远赴新疆,也曾在U16女足的绿茵场挥洒汗水,还在“国宝迎全运”的十五运热烈氛围中参与赛事的志愿服务。“就像当年兵团人教会我的,奉献从来不是单向的付出,志愿精神引领着我从新疆到广州,从西部计划到全运会,每一次服务都是青春的徽章。”
城市志愿服务站模型揭晓132个服务站分布广州
此外,活动揭晓了城市志愿服务站模型,服务站设计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视觉元素为核心。
据了解,遵循“按需设置、节约环保、高效便民、共建共享”的原则,全市将设置132个服务站,包含105个新设升级站点和由21个相关市直单位、央企在地公司、市属国企利用现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而成的各具亮点特色的27个共建站点,分布在竞赛场馆周边、交通枢纽、文旅景区、居民社区、热门商圈等重点区域。
据了解,目前全运会开幕式志愿服务工作正稳步推进,布置在观演流线关键节点的志愿者达1653人,运行支持志愿者697人,远端集结点志愿者759人,累计开展培训1.83万人次。
截至目前,广州赛区拟录取赛会志愿者约1.4万人,其中包括来自广州地区16所高校28个校区的全运会开幕式志愿者2350名、来自广州地区24所高校31个校区的残特奥会开幕式志愿者2080名以及省本级港澳嘉宾服务专项志愿者和远端集结点志愿者759名,一场贯穿赛前赛后的志愿服务工作正有序推进。
文 | 记者 张小悦 通讯员 广州赛区执委会志愿者部
图 | 广州赛区执委会志愿者部供图
视频 | 记者 张小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