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在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广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广州市越秀区专业市场‘一带一路’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启动揭牌仪式”上正式发布《非洲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广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任岳勇表示,《指南》的发布,是中心积极响应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以及支持企业高质量“走出去”的一项重要举措。“非洲各国知识产权制度存在较大差异,专业指导成为企业‘走出去’的迫切需求。希望这份《指南》能成为中非商贸往来的‘实用工具箱’,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岳勇说。
《指南》的亮点如下:
• 体系覆盖全面:详细解析了非洲两大区域性知识产权体系——非洲知识产权组织(OAPI)和非洲地区知识产权组织(ARIPO)的规则与流程,同时也涵盖了如南非、埃及等具有独立制度的重点国家,帮助企业系统了解不同保护路径。
• 突出实用操作:涵盖专利、商标、版权、外观设计等在不同区域性知识产权组织和重点国家的注册流程、保护期限和维持要求。
• 强调风险防范与应对:提示企业关注各国特殊规定,并建议通过两大区域体系申请以降低成本、简化手续。针对企业在非洲可能遇到的知识产权问题,给予具体应对建议。
近年来,广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不断加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2025年累计提供了海外指导、咨询服务250余次,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约1197万元,节约应对成本约120万元。开展“一带一路”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专项研究,针对十个重点国家,拟写风险评估研究报告。与越秀区市场监管局、广州非粤桥国际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共建全国首个“一带一路”专业市场海外知识产权服务站,为广州市专业市场及其商户提供海外知识产权布局、风险预警、纠纷应对等“一站式”服务。
下一步,广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将持续落实“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要求,分阶段制定沿线其他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指南,覆盖东南亚、中东欧、中亚等重点区域,强化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与维权服务,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营造更优环境,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知识产权力量。
文、图|记者 李焕坤 通讯员 冯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