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15周年之际,正值“百千万工程”三年见成效之年。广州黄埔区科技发展迅猛,新质生产力持续涌现,颠覆性技术正深刻重塑产业格局。
近日,“V观黄埔·智探知识城”自媒体行活动成功举办,羊城晚报记者与近20位科技、财经等领域博主走进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及多家前沿企业,沉浸式体验从技术到产品的转化实景。
“认知被颠覆”
多项颠覆性技术产品开花结果
该中心以“管、育、接、转、教”五位一体机制,系统性推动从技术遴选到产业化的全流程创新。展厅内多项“黑科技”产品引人注目——
超视计科技推出活细胞超长时程自主决策式超分辨显微镜引发广泛关注,该系统通过全新光学设计和首创的稀疏解卷积算法,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最灵敏、最快速、最低毒细胞成像;奇点医疗展示全球首个“无缺血移植”系统,显著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功率和患者预后。
载诚新材料依托AI掺杂Ag金属薄膜技术,攻克了纳米金属材料“岛状分散”的国际难题,成功研制出高光学透过性、高导电性、高柔性的新一代透明电极材料,有望推动光电显示、光电转换等产业实现跨越发展,让博主直呼“不可思议”。
自媒体博主还走访了精智未来和析芒医疗等企业。精智未来推出全球首款基于“MEMS-微流控-AI”融合技术开发的芯片化呼气分子分析微型气相色谱仪,检测灵敏度达ppt级(万亿分之一),可在15-20分钟内完成对呼气中疾病的微量标志物进行快速分析。
目前,该项技术已获得多项临床科研的数据验证,比如肺癌,已发表的研究表明整体准确率达92%以上,呼气检测技术正在快速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
年轻的析芒医疗正在开展的“颠覆性”创新同样令人惊奇。他们以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加持,切入医疗领域,实现了人脑与电脑的连接。比如让瘫痪者行走,让患者隔空控物,让植物人苏醒。这在以前无法实现的事,未来可以通过脑机接口来实现。
从阡陌到典范
知识城成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据了解,黄埔区通过“颠覆性10条”等政策,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构建“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中新广州知识城历经15年发展,从一片农田跃升为国家级双边合作标杆。截至当前,固投累计超5700亿元,市场主体达5.95万户,实际利用外资超125亿美元,引进小鹏汽车、粤芯半导体、宝洁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
知识城坚持生态优先,打造“田园生态CBD”,构建“8轨7高7快”交通网络,1小时联通大湾区核心城市。教育、医疗、文化配套日益完善,36所教育机构、7家医院及多个邻里中心共同构建“15分钟生活圈”,实现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文、图|卢佳圳 通讯员 郑嘉俊 李剑锋
视频、海报|卢佳圳 陈柱权 冼颖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