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有一种创新创业美学叫南沙”分享沙龙在大湾区(南沙)国际传播中心举行。活动聚焦粤港澳青年在南沙的创新创业体验,围绕“所看、所感、所获”展开交流,多位青年代表分享了在南沙的发展经历与机遇。南沙区委宣传部主办本次活动,相关部门负责人及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学生代表参与。
青年故事:
多元视角诠释南沙创新魅力
五位来自不同领域的青年创业者分享了他们在南沙的实践与体会。香港青年黄颖麟是淳晰品牌管理(广州)有限公司创始人,曾留学澳大利亚并从事视光师工作十年,2022年回到南沙创办“淳晰眼镜”。他表示,南沙的税务优惠、创业补贴和专业资格互认政策减轻了创业负担,使其能专注于产品与服务创新。他计划研发智能护理眼镜,服务银发群体,并打造综合医疗中心。
流昇科技创始人、香港青年林泽腾致力于多模态大模型研发,其团队在9个月内实现技术落地并获百万元营收。他指出,南沙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产业基础,广深“双城联动”有助于科技企业整合资源,建议进一步深化区域协同机制。
澳门青年余茵华在南沙创办生物科技企业,已获得30多个奖项及青创板挂牌。作为澳门启梦家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创办人,她积极引进港澳青年创业项目,认为南沙的产业集聚与人才政策为创新创业提供关键支撑,并建议优化港澳青年服务体系。
内地青年贾景皓发起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南沙)青年协同创新中心,推动香港数码港与南沙区政府、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合作。他表示,南沙为创业梦想提供落地土壤,希望搭建更多资源桥梁助力青年创新。
广州拓诺稀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宋汉召从事半导体材料开发,其团队在全球首次实现稳定p型导电氧化镓外延层。企业已在南沙建立生产厂房,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致力于实现国产半导体材料的量产应用。
政策引领:
构建全方位人才支持体系
南沙国际人才服务官杭璐和区人社局就业中心副主任周黠现场解读了人才政策。杭璐介绍,新引进落户的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可享受每月1000元至4000元的生活补贴,博士后最高可获得75万元奖励,创业团队可获10万至30万元启动资金及最高200万元经费扶持。南沙还提供短期免费住宿,构建阶梯式人才安居保障体系。
周黠重点介绍了“南沙支持港澳青年创业就业‘新十条’”,港澳青年个人三年最高可获51.5万元奖补,企业三年最高享受450万元支持,19家青创基地提供孵化服务。南沙通过“线上+线下”模式提供政策咨询、创业辅导和融资对接等一站式服务,支持港澳青年在南沙发展。
以《南沙方案》为指导,南沙建成国际人才港,服务人才超万人次,推动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形成覆盖人才引进、培育、服务全链条的政策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美美与共:
南沙打造青年创新创业的“生态美学”
南沙发挥大湾区几何中心优势,推动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多方联动,构建“政策-产业-人才-创新”融合发展的生态体系。青年集聚效应显著,目前南沙青年占比超四成,过去一年新增7万青年人才。
南沙构建服务青年的立体网络,推进国际人才港建设,提供创业培训、投融资对接等服务,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和沙龙活动,支持青年交流合作。同时,南沙深化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为青年提供全链条创业服务,开放产业应用场景,配套创业孵化与投融资支持。
南沙还优化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打造“南沙人才”智慧平台和“一站式”服务中心,完善人才公寓、商业配套和文体设施,构建15分钟优质生活圈,助力青年实现“创业有机会、发展有平台、成长有空间”的愿景。
未来,南沙将继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与青年共同成长。
文 | 记者 江皓轩 通讯员 何倩蓥 于冰娴
图 | 记者 江皓轩(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