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南国家植物园温室群景区-热带雨林室的露兜树果进入成熟期,橘红色的果实垂挂枝头,好不诱人。温室群景区-沙漠植物室的扇叶露兜果实圆滚滚的,青绿色,像地雷;露兜园的分叉露兜又有花又有果,热闹非凡。
有趣的是,露兜树的果外形看上去很像“假菠萝”,隶属于露兜树科露兜树属,其属名来自马来语“pandang”,意为显著的。露兜树又名野菠萝、海菠萝,是我国海南、广东、台湾等热带、亚热带地区海边常见的灌木或小乔木。
露兜树高可达4-5米,雌雄异株。每年1-5月开花,雄花序由很多穗状花组成,花芳香,吸引众多蜜蜂探访。雌花序单生枝顶,由多朵花组成,长大后就是圆球形的聚花果,成熟时橘红色,像长在树上的菠萝(菠萝也是聚花果)。露兜树每个果由数十个有棱角的核果束组成,坚硬而含木质,少许肉质部分可食用,吃起来像是啃甘蔗,有甜味。在海边掰开核果束就吃,瞬间有了手撕菠萝的感觉,核果很轻,漂浮在水中,传播到远方。
虽然露兜树的果生吃并非美味,但“天生我材必有用”。它叶子细长,削去叶上的刺,当地居民用来包粽子,又结实又香,叶纤维还可用于编织,根、叶、花、果都可以药用等。值得一提的是,文玩市场上的滴血莲花菩提来自露兜树的果,其木质核果束横切后状如莲花,成色好的经精心打磨后,色泽鲜艳如滴血。
露兜树的茎干常左右扭曲,成大片生长,主干下部生有粗大且直立的气根,远远望去就像章鱼的触须,其根起到“呼吸”和支撑作用。露兜树是在陆地和海洋都能照常生长的两栖类植物,具有防风固沙和防潮的功效,它们常常与其他生长在热带海滩上的植物构成群落,在陆地与大海相接处营造一片绿色的森林。
据介绍,全世界露兜树科共有3属,约1000种,分布于东半球热带地区,我国有2属,分别为露兜树属和藤露兜属。露兜树科植物有的是高大的树,有的是几米高的灌木,有的是藤本,丰富而多样。
华南国家植物园有专门的露兜园,就在水生园岛上,建于2011年,种植了100多棵露兜树科植物,它们形态各异的树干、粗壮的根、长条形的叶片、奇特的果实,风姿秀丽,让人仿佛置身于热带岛屿。其中数量比较多的还主要有2种,分别是高大挺拔的分叉露兜和婀娜多姿的扇叶露兜树。
记者了解到,扇叶露兜树原产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广州有引种作为园林绿化植物,其层叠有序的“扇叶”,看上去似螺旋状,又称“时来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