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记者 郭思琦
图/羊城晚报记者 周巍
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出品
第三届广东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先锋故事
人如其名,胡扬身上最闪光的品格——那胡杨般的坚韧与奉献,在岁月风沙中愈发璀璨。
少年时代,胡扬怀揣壮志考入军校,毕业后扎根基层,以军人的坚毅与担当投身国防事业;退役后,他转业至省政府机关,继续发光发热;步入知天命之年,他毅然闯入“工业4.0”创业浪潮。
如今,作为广东大仓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仓机器人”)董事长,胡扬带领企业锚定特种机器人研发赛道。“一日从军,终身为国。”胡扬已将部队赋予的使命感深植血脉。
立志以技术服务部队
1986年,从军校毕业的胡扬,凭借出色的成绩被分配至原广州军区。彼时,计算机尚未普及,诸多工作仍依赖传统方式开展。胡扬敏锐地察觉到,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浪潮下,技术必将成为提升战斗力不可或缺的力量。为了更好地服务部队,胡扬毅然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读研深造,并顺利考取“军中清华”国防科技大学,选择了计算机仿真方向深造。
读研期间,他不仅开拓了视野,更深入掌握了专业领域的核心知识体系。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原广州军区总院信息科,投身于信息化系统研发等工作。
1999年,他正式告别了近17年的军旅生涯,退役转业至广东省人民政府。2008年,胡扬凭借对互联网安全潜在威胁的深刻洞察,完成了一项具有前瞻性的重要论文。这篇文章也让他荣获了国家某部个人三等功。
放下“铁饭碗”闯商海
从部队到体制内公务员,在大家都以为胡扬的职业轨迹将一直持续下去时,2015年,年过半百的胡扬因身体原因做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提前退休。
经过近一年的调养,胡扬的身体有些好转。但他不安于现状,将目光投向了国家战略与市场需求高度契合的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
2016年,大仓机器人正式成立。创业初期条件艰苦,他在深圳租下一处三房两厅作为研发基地,带着工程师日夜奋战,全身心投入新产品的研发。他坦言:“从决定创业那刻起,我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实在不行就卖房子维持公司运营。”
凭借部队生涯培养出的战略敏锐性,他将目光聚焦于特种机器人领域,聚焦企业、政府及军队等特殊场景需求,在科技报国的道路上笃定前行。
研发产品继续护家国
创业以来,胡扬还坚守着一个信念——“一日军人,终身为国”。这样的信念也深深烙印在了大仓机器人的产品基因里。胡扬介绍,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吊轨式巡检机器人、察打一体巡逻机器人等,均具备在高温、高海拔、极寒等恶劣环境下高效作业的能力,已与多地政府部门、多家央企达成合作。
军人出身的胡扬,骨子里始终涌动着敢为人先的闯劲儿。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联合组织的特种机器人产业链“揭榜”推进活动中,他还带领团队主动请缨,勇揭榜单。历经一年潜心钻研,他们终于成功研制出适用于特殊环境的“嗅觉传感器”。这款被应用于机器人的“电子鼻”,无论是极寒的零下40度,还是高温的零上85度,都能稳定运行,精准识别多种气味,为部队侦查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不仅是“嗅觉传感器”,在大仓机器人的许多产品中,都镌刻着服务部队的基因。“即便脱下军装,能用科技力量守护家国,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报国。”他坚定地说:“生命或有终点,但我研发的机器人依旧能代我服务国防事业——此愿得偿,心无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