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以“铭记烽烟史 传承赤子心”为主题的黄花岗学堂开学第一课在黄花文化馆开幕。活动由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指导,广州市黄花岗公园主办,广州市越秀区黄花岗街少工委协办。黄花小学、农林下路小学、先烈中路小学等6所学校的优秀学生代表、烈士后人、相关部门领导等80余人齐聚于此,共同开启新学期的第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
活动在庄严的少先队出旗仪式中拉开帷幕。鲜艳的队旗在护旗手的护卫下缓缓入场,鲜艳的红领巾和队旗交相辉映,全体少先队员齐声高唱队歌,洪亮的歌声在文化馆内回荡,展现着新时代少先队员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活动最打动人心的环节当属烈士后人访谈环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严确廷的后人——曾孙严英仕和外重孙黄雄杰,共同讲述了一个跨越百年的家风传承故事。
严英仕回忆曾祖革命事迹时几度哽咽:曾祖父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爱国主义。黄雄杰则表示,作为烈士后代,他们要将先辈的爱国精神继续发扬光大。访谈后,堂上的孩子们与烈士后人热情互动,了解烈士事迹中的感人细节,以及烈士后人生活中传承精神的点点滴滴。
随后,来自中星小学、水荫路小学、东风东路小学等学校的学生代表宣讲了英烈的抗战故事。孩子们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再现了抗战中一个个英勇壮烈的场景,现场观众无不动容。
刚获得全国英烈讲解员大赛二等奖的李思奇宣讲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的故事——《扶摇》,以跨越百年的航空报国史诗,聚焦冯如烈士的传奇人生,深情诠释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与冲天之志。
黄花岗学堂开学第一课通过仪式教育、烈士后人访谈和红色宣讲等多元形式,将革命历史与抗战精神有机结合、将厚重的历史转化为生动的教材,让抗战精神和革命传统在新时代焕发出璀璨光芒。
文、图丨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侯梦菲 通讯员 唐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