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广东 3000 余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接力再出发。他们怀揣着梦想与激情,奔赴西部广袤大地。这些志愿者们将青春奉献给边疆,在教育、医疗、基层服务等岗位上发光发热。他们克服困难,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为当地带来改变,助力西部发展。他们是新时代的青年担当,以行动诠释着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为祖国的繁荣稳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让青春在西部绽放绚丽之花。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鄢敏 通讯员 岳青
7月24日,记者从团省委获悉,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广东大学生志愿服务“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的3000余名志愿者近期陆续出征,奔赴新疆、西藏等中西部省区以及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和肇庆、惠州等91个县(市、区),围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领域开展1年至3年的志愿服务。
以青春之名,赴边疆之约
“作为一名曾在新疆服役的退伍女兵,我选择以青年志愿者身份重返新疆,在西部计划这所‘大学校’里,继续奋斗、奉献、成长。”来自广州大学2021级的应届毕业生陈芷若,再次踏上了前往新疆服务的征程。
今年,适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粤疆虽远隔千里,但在对口支援工作中,两地人民紧密相连,就像石榴籽那样紧紧地抱在一起。据悉,今年广东继续加大对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帮扶力度,面向中山大学等高校招募选派了27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人数为历年之最。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中医在西部的发展需要代代接力”。自2020年起,广州中医药大学学子连续六年奔赴新疆且末县人民医院,让中医的“简便验廉”惠及边疆百姓,如今接力棒交到了胡嘉祥手上,“希望用自己所学知识,将中医种子播撒在边疆,让边疆百姓切实感受到中医的魅力与温暖”。
与此同时,广东还有180余名大学生前往西藏、四川、贵州、广西、云南等地开展志愿服务。在东西部协作方面,广东面向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选派了17名研究生支教志愿者,到贵州台江县助力当地中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巩固深化教育“组团式”帮扶成果。
据介绍,今年3月启动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以来,广东共有近2万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及在读研究生响应“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踊跃报名参加。经过资格审核、选拔、体检以及公示等一系列环节,最终招录了3000余名西部计划(含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其中,西部计划全国项目约450人将奔赴新疆、西藏、广西、贵州、云南等中西部地区省份开展服务;西部计划地方项目近3000人则前往粤东粤西粤北12市以及肇庆市、惠州市的龙门县、惠东县、博罗县的基层一线参与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制度化引领青年投身“百千万工程”
今年是广东“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在做好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收官工作的基础上,团省委联合省委社会工作部、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农村厅启动实施广东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该项目纳入西部计划地方项目,每年招募派遣3000名大学生志愿者入县下乡,重点参与促进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县域教育发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设等工作,全过程助力“百千万工程”赋能乡村振兴工作。
据了解,今年设置的3000个岗位遍布全省91个县(市、区,含功能区),实现粤东粤西粤北“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全覆盖。服务期间,县级团委将建立志愿者驻镇包村工作机制,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下沉到750余个乡镇(街道)开展政策宣传、村庄规划、产业谋划、文旅策划、志愿支教、电商销售、多彩墙绘等服务,选拔优秀团员志愿者兼任乡镇(街道)、村(社区)团组织副书记,支持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百千万工程”行动中建功立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东大学生志愿服务“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作为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受到了全国各地高校毕业生的热烈响应。经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办统筹调度和各省项目办严格选拔,来自广西、湖北、湖南、江西、重庆、四川、贵州等100余所高校的300余名优秀毕业生选择到广东基层服务,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90%。
为更好支持大学生志愿者在基层服务中各尽所能、各展所长,服务地各级团委、项目办一方面建立“导师带徒”机制,安排成长导师,对新招募的志愿者开展帮带培养和分类指导,另一方面将志愿者纳入“百千万工程”省对县(市)的纵向帮扶工作体系,安排到示范县、镇“百千万工程”指挥办、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乡镇政府、乡村中小学等单位,重点参与促进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美丽圩镇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县域教育发展、12355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等工作。接下来,各地还将推动出台支持配套支持政策,帮助志愿者服务期满后留在广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