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出现今年以来最高温,大热天以下事情不能做。首先,不要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避免中暑,尤其避免在中午 12 点到下午 4 点这个时段外出。其次,不能过度剧烈运动,以免身体热量无法及时散发,引发身体不适。再者,切勿贪凉过度吃冷饮或吹空调过低温度,可能导致肠胃不适或感冒。最后,不要随意触碰高温物体,如刚熄火的汽车引擎等,以防烫伤。在大热天,要合理安排活动,做好防暑降温措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7月7日,广州出现今年以来最高气温,气象部门在当天16:22录得38.0℃,并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目前全市气象灾害(高温)三级应急响应正在生效中,提醒市民切勿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户外活动需做好防晒防中暑措施。
网友吐槽出门就像“焗桑拿”
如此高温的天气,引得网友纷纷在社交媒体上花式“吐槽”:
“外面像个巨型桑拿房,上班全靠意志力支撑“
“到公司第一件事就是擦汗补妆(虽然很快又会花),广东打工人懂的都懂……”
“从家到公司,短短一段路像经历了一场高温马拉松,到岗时衣服能拧出水,广东人上班太‘热’烈了!“
“出门=洗澡,上班=汗蒸,广东这天气是想把人变成‘熟’工吗?”
吐槽归吐槽,大热天出门还是要注意防晒防中暑!
那么,防晒要避开哪些雷区?
“浅色衣服比深色衣服更能折射紫外线,夏天应穿浅色”
不完全正确。
浅色衣服(如白色)确实能反射部分可见光,深色衣服(如黑色、藏蓝)吸收紫外线更强,防晒效果更好。关键看UPF值(紫外线防护系数),专业防晒衣的材质和密度比颜色更重要。
“用带防晒功能的护肤品/化妆品,就不需要再涂防晒了”
不完全正确。
如果防晒值足够(SPF30+/PA+++)且用量达标(约1元硬币大小)可以替代,但大多数隔离或粉底防晒值不足
且用量不够,建议单独涂防晒。
“厚涂就不用补了,能防晒一整天”
错误。
防晒霜的防护时间取决于SPF值(如SPF30≈300分钟防护),但出汗、摩擦会减弱效果,每2-3小时需补涂。厚涂可能闷痘,且无法延长防晒时间。
防晒用量不足等于白涂。脸部需1元硬币大小(约2mg/cm²)用量不足会导致防晒力锐减(如SPF50可能降为SPF10)。
“吃光敏性食物(芹菜/香菜/芒果)后,紫外线敏感度提升3倍”
部分正确。
这些食物含呋喃香豆素可能增加光敏性,但需大量食用和暴晒,才可能引发皮炎(日光性皮炎)。正常饮食无需担心,敏感肌可注意避免烈日下大量食用。
高温天气这些事情不要做
避免正午时外出,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应尽量避免在11点至15点的高温时段外出。
若需户外作业,应做好防护,如穿戴浅色宽松衣物、戴遮阳帽,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
室内要保持通风,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多饮用淡盐水、绿豆汤等,避免饮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饮料。
大汗后别“贪冰”,警惕“脑结冰”。
在运动或劳作后,头部大量出汗、血管也会扩张,此时若猛吃冷饮,可能引起颅内血管功能异常,引发头痛。这种情况也被称为“脑结冰”,严重者会恶心、呕吐,甚至造成短时间的血压升高等症状。建议大家在出汗后2小时再食用冷饮。
夏季腹泻高发,可适当补充益生菌
夏季是腹泻高发的季节,吃烧烤、喝啤酒等都可能引起肠道菌群失衡。对此,专家表示,可以适当补充益生菌,这有利于使失衡的肠道微环境改善,达到新的平衡。
“三伏贴”并非“万能贴”,这些人群需注意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使用三伏贴。例如孕妇就不可使用,因为三伏贴中的药物多具有辛温、活血等作用,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2岁以下儿童也不建议使用三伏贴。
车辆暴晒后,这样做快速降温
当车辆在烈日下暴晒后,车内温度堪比“蒸笼”。消防员教你如何快速给车降温!
好消息!10日起高温焗或准备缓解
据气象部门预计,8-9日,广州高温炎热天气持续,午后到上半夜易发局地雷雨,并伴有短时大风、强雷电等强对流天气。10日,受低涡和西南季风影响,有大雨局部暴雨。届时高温天气有望得到缓解。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自央视新闻、人民日报、@中国消防、新华网、南方日报、上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