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超红用声音架起心桥,守护“星星的孩子”成长。她以温柔而富有耐心的声音,走进这些特殊孩子的世界。通过精心设计的语言和互动,她给予他们陪伴与理解,帮助他们打开心灵的窗户。在每一次的交流中,朱超红用声音传递温暖与关爱,让“星星的孩子”感受到被重视和被爱。她的努力如同璀璨星光,照亮了孩子们成长的道路,为他们的未来注入希望,用声音的力量守护着这些特殊孩子,让他们在爱的呵护下逐渐绽放光芒。
在广州南沙区南沙街道逸涛社区,有这样一位儿童工作者:她用温柔的声音叩开自闭症儿童封闭的心门,用坚定的陪伴为特殊家庭点亮希望。她是社区儿童主任朱超红,从事儿童工作多年,始终践行着“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星星”的信念,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守护故事。
声启星途:以专业与耐心编织安全感
自闭症儿童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像夜空中的星辰,独自闪烁在自己的宇宙中。面对这些特殊的孩子,朱超红选择用尊重和理解作为沟通的起点。
社区里的小杰(化名)是一名自闭症儿童,初到社区活动室时,他抗拒接触、情绪焦躁,常常在房间里奔跑或试图冲出室外。朱超红没有强行干预,而是顺应孩子的天性,陪他到户外散步,用轻柔的呼唤和持续的陪伴为他构建安全感。日复一日,小杰从躲避到接纳,最终能安静地坐在活动室里,跟随朱超红的引导完成简单的手工任务。
“捏一捏,揉一揉,小兔子的耳朵就出来啦!”朱超红蹲在小杰身旁,用轻快的声音和示范动作耐心引导。她深知,对自闭症儿童而言,重复是最好的教学方式。即使孩子暂时没有回应,她依然坚持用声音传递温暖,因为她相信,“每一句轻声细语都在悄然润泽心灵”。
声暖家庭:做困境中的坚实后盾
除了直接帮助孩子,朱超红还将关怀延伸到家庭。小杰的母亲罗女士曾因孩子的病情陷入焦虑和无助。朱超红轻握她的手,用坚定的语气安慰道:“每个‘星星的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我们要做的是陪他们慢慢长大。”
朱超红定期走访社区内的困境儿童家庭,了解需求、链接资源,用行动缓解家长的压力。在她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家庭学会用科学的方式与孩子相处,社区也逐渐形成了包容互助的氛围。
声绕星途:微小进步汇聚成光
如今的小杰,已能在手工课上独立完成黏土作品,偶尔还会主动贴近朱超红,甚至与家人分享玩具。这些在常人眼中微不足道的进步,被朱超红一一记录在手机备忘录里,标注为“重要时刻”。
“未保工作不是单向的拯救,而是用温暖的频率与孩子的世界共振。”朱超红说,“当我们学会用声音传递尊重与等待,每个孩子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夜幕降临,逸涛社区活动室的灯光依然明亮。朱超红整理着次日的工作计划,轻声哼唱的旋律飘出窗外——那是她与“星星的孩子”之间的秘密约定。在这片充满温情的社区里,她用声音架起心桥,守护着每一颗独特星星的成长之路。
统筹|林如敏 孙朝方 刘云
策划|刘云 骆苹 董华海
执行|符畅 冷霜 黄怡璐
文|冷霜 李彦彤
视频|李明珍 刘明东 郑卓琳